第一百九十二章:韩国调停(2 / 2)

加入书签

其实申不害是心知肚明的。</p>

毕竟早在一个月前,韩国就得知了秦将公孙壮率军从平阴渡河往北这件事,韩侯与申不害得知消息后,立刻就猜到公孙壮是打算袭击轵邑,切断庞涓的退路。</p>

记得当时君臣二人还商量了一阵,商量是否要告诉魏国,结果公孙壮一晚上就连续攻陷了河阳、轵邑二城,一日后韩侯与申不害得知此事都惊呆了:这支秦军也太猛了!</p>

再一想,君臣二人就明白了,这支秦军中,肯定有少梁的奇兵。</p>

韩侯惊叹之余当即嘱咐申不害,叫申不害尽快筛选优秀的士卒前赴少梁,请少梁帮他们训练奇兵,毕竟少梁奇兵着实是太猛了,尤其是此次配合秦军作战,一下子就让秦军的威胁提升了几个等级。</p>

鉴于他韩国与少梁的同盟关系,这么好的条件,他韩国不得弄个几千名奇兵?</p>

君臣二人兴致勃勃地谈了半天,最后才聊到给魏国传讯这件事。</p>

反正公孙壮已经拿下河阳、轵邑二城了,也就无所谓再争议是否要提前告知魏国了,于是新郑就派人通知了大梁,免得魏国日后找他韩国算账。</p>

事后,魏王倒也没有指责韩国,一来公孙壮攻陷河阳、轵邑实在太快,不能怪韩国通知不及时,二来河东战场一片糜烂,魏王哪有心思指责韩国。</p>

于是乎,韩国就舒舒服服地看戏,坐看秦梁联军与魏军在河东杀地昏天暗地,心下暗暗偷乐。</p>

一直到瑕阳君今日前来新郑……</p>

瑕阳君隐隐从申不害的笑容中看出了些什么,但却假装若无其事,诚恳说道:“申相,我此番前来,是希望贵国出面,调解我国与秦国的战争。”</p>

“哦?”申不害故作惊讶地问道:“河东郡的战况很糟糕么?”</p>

瑕阳君心下暗骂了一句,脸上却不动声色,摇头叹息道:“只能说并不乐观……原本秦军不敌我国的良将庞涓,奈何此次秦国有少梁相助……”</p>

说着,他便将河东战场目前的状况告诉了申不害,正色说道:“眼下庞涓的军队已被切断后路,粮草、箭矢也已告罄,而秦军却能从少梁源源不断得到强弩与箭矢,此战若继续下去,我怕庞涓难以支撑。……一旦庞涓落败,整个河东就将被秦国所占……”</p>

申不害的神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p>

此前他只知庞涓在河东并不顺利,却没想到居然被秦梁联军逼到如此地步。</p>

稍一思忖,他正色对瑕阳君说道:“容我先去向君侯禀报。”</p>

“有劳了。”</p>

告辞瑕阳君后,申不害立刻进攻觐见韩侯,将瑕阳君所述的河东战况一五一十地告诉后者。</p>

果然韩侯也是听得满脸凝重,皱眉说道:“少梁怎么回事?为何要助秦军将魏军逼到如此地步?”</p>

申不害捋着胡须说道:“此事我亦不知,按理来说,少梁没有理由这般相助秦军……”</p>

“莫非那李郃私下投了秦国?”韩侯骇然问道。</p>

“应该不至于。”申不害摇摇头说道:“李郃若投秦国,少梁便再无抵挡秦国的可能,既然少梁还在,李郃就不可能投奔秦国。”</p>

韩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旋即问申不害道:“申相认为该如何处理这件事?”</p>

申不害捋着胡须想了想,说道:“先派人联络少梁,叫申春向那李郃问问究竟,弄清楚那位年轻人的打算;至于魏国那边,姑且答应吧。……以魏王的为人,此番被逼到要请我国出面调停,可见魏军在河东确实不乐观,万一被秦国彻底占领了河东,那就后患无穷了。”</p>

“唔。”</p>

韩侯深以为然地点点头,随即又问道:“派何人前去合适?”</p>

申不害想了想道:“事情紧急,不如由老臣前往吧。”</p>

韩侯大喜,连忙拱手道:“那就劳烦申相了。”</p>

“君侯言重了,此乃老臣本份。”申不害躬身回礼。</p>

当日,韩侯接见了瑕阳君、惠施一行,待瑕阳君说明情况后,韩侯一口答应出面调停一事。</p>

次日,也就是八月二十日,瑕阳君、惠施以及与韩相申不害一行,一共告辞韩侯,再次前往少梁。</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