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上郡守(2 / 2)

加入书签

“八万?”</p>

李郃转头看向瑕阳君,皱眉说道:“不是二十万么?”</p>

瑕阳君见此解释道:“上郡分为南北两部,北部以扶施、阳周、高望等地为据点,主要是为了防备北方的胡人;南部魏军则以雕阴为据点,主要是防备秦国……”</p>

“是这样吧?”他皱着眉头问那几人。</p>

“是的。”那几名士卒点点头道:“雕阴那边,确实还有四万军队。”</p>

“十二万……”</p>

李郃转头看了一眼瑕阳君,挑了挑眉。</p>

“……”瑕阳君张了张嘴,不知该说什么。</p>

平心而论,其实他自己都不信上郡有二十万驻军——真有二十万驻军,北边会像筛子那样任由林胡出入?南边会一次次任秦军绕过漆垣、雕阴?</p>

北边八万、南边四万,共计十二万,相比之下,这个数字就可信多了,很符合当前上郡任由胡人、秦人出入的状况。</p>

问题是,你上郡十二万军队,拿的可是二十万军队的军饷啊!</p>

即将回国出任相邦的瑕阳君,面色变得有些难看,决定在回国之前好好跟那个公叔蒙谈谈,看看对方把整整八万军队的空饷究竟花到哪里去了。</p>

倘若对方说不出个合理的解释,那就别怪他瑕阳君不念同祖同宗之情了!</p>

而另一边,李郃也觉得十二万军队比较合理,很贴合目前上郡的烂摊子,因此他不再继续这个问题,催促道:“接着说。”</p>

“是。”</p>

那几名前上郡魏卒点点头,徐徐讲述起了上郡遭到胡人袭击的全过程:“……最开始,是肤施北边的长城遭到了胡人的袭击,不知两位大人是否知晓,我上郡军奉命在北面兴修长城……”</p>

“唔。”</p>

李郃微微点了点头。</p>

见此,那几名魏卒接着说道:“……遇袭的,是长城脚下的军营与村子……”</p>

他口中所说的军营与村子,正是为了兴修那堵长城而建立的营寨,以及逐渐形成规模的村落。</p>

严格来说,上郡军并不负责修建那条长城,他们只负责卫戎以及督促真正建造长城的苦工,而这些苦工,大多都是魏国发配边疆的囚犯。</p>

因此最初的时候,北面的长城脚下就只有上郡军的几座军营,每日军卒看押着囚犯在当地修建长城,时间一长,军营附近就逐渐出现了村庄,其中住有当地军卒的父母、妻儿,也有那些发配囚犯的父母、妻儿,再然后,村落内甚至开起了集市,甚至不乏有因生活所迫而卖身取悦当地军卒的女子。</p>

总而言之,肤施北边的长城修了十几年,长城脚下那些围绕着军营建造的村落已颇具规模,每次胡人南下抢掠,首当其害的便是这些村落。</p>

</p>

或有人会说,既然次次如此,为何长城脚下那些围绕着军营的村落还能持续存在?</p>

答案是需求。</p>

当地驻军有需求,被发配至边境的犯人以及其被牵连的家眷也有居住的需求,因此那些村落一次次遭到胡人袭掠,又一次次重建,甚至于,被胡人进犯、抢掠,已经成为了上郡军民司空见惯的事。</p>

但这一次不同,胡人集群攻打了肤施。</p>

那几名上郡魏卒一脸心有余悸地说道:“……据我等所知,这是近十年来从未有过的事,以往胡人最多袭击郡内的村庄,抢掠财物、粮食、女人,但从来没有靠近肤施,也不曾与我上郡军交战,每当我上郡军前去驱逐,那些胡人便纷纷离开,然而这一次,他们却进攻了肤施……”</p>

“……”</p>

李郃一言不发,心中却很清楚林胡这次为何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改变,原因就在于林胡的诸部落在与北方邻居楼烦的战争中战败了,死了许多战士、被抢走无数羊群不算,最后还得向楼烦献礼乞和。</p>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林胡把主意打到了南边的中原人身上,试图攻占上郡,如此既能得到上郡广袤的土地,亦能抢掠到财物与粮食,更主要的是,林胡在与楼烦的战争中死了太多的奴隶,需要从中原人身上得到补充。</p>

至于抢掠女子,道理也是一样,失去了太多战士的林胡诸部落,迫切需要能为他们的战士养育儿女的女人。</p>

说白了,北方的邻居楼烦太强盛,而南方的邻居中原看上去懦弱可欺,因此林胡将主意打到了中原身上。</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