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宫闱风云(十二)(2 / 2)

加入书签

余下的几位皇子,或是藏拙,或是勉强表现,多半差强人意,却也并不比丰王及遂王强到哪里。</p>

及到李忱时,因为爱儿已经得了彩头,陈妃到也害怕他言多有失,便起身向皇帝奏道:“陛下,枕儿年幼,请让臣妾代他饮上一杯,为陛下上寿。”</p>

“如此也好。”</p>

“母亲,让儿臣亲自饮一杯,为父皇上寿。”</p>

陈妃还不及举杯,原本正在痛吃一道名叫“浑羊殁忽”的烧烤名肴,将塞在羊腹中的的烤鹅拖出,正自吃的香甜的李忱忽然站起身来,也不顾两只小手上尽是油腻,将母亲手中的金杯拿过,清清嗓子,向李纯大声道:“父皇,儿臣虽小,亦要亲自饮了此杯,以祝父皇万年长寿。”</p>

宪宗皇帝此时年纪已大,雄心渐逝,自长子邓王宁逝后,就感觉生命无常,每欲有修仙之念。此刻这个总角小儿以清脆童声祝愿自已万年,显是出于至诚,比那些朝臣宦官们口不应心,更让他觉得欢喜。</p>

脸上露出微笑,招手唤道:“好孩子,近前一些,朕陪你一起饮了此杯。”</p>

李忱应声一诺,举着杯子往御座前行走,也不顾郭贵妃等人神色,至李纯座前方才止步,父子二人相视一笑,举杯同饮。</p>

李纯见他饮尽,虽然知道这孩年纪虽小,酒量不俗,却也不免担心,因令道:“十三郎可速回座,回紫兰殿后,命宫人调醒洒汤,饮后方许再睡。”</p>

李忱笑嘻嘻应了,却并不回头,只看着李纯道:“父皇,皇兄们不能赋诗,儿亦不能。不过,儿有诗一首,到想在此时献与父皇。”</p>

李纯大感兴趣,点头应道:“吾儿赋来,朕且听听。”</p>

“汝南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音和平。路旁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老人收泪前致辞,官军入城人不知。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平时。”</p>

他这一首诗吟罢,殿中各人均是脸上变色。陈妃先是不明就里,继而有人附耳解释,亦是大急。</p>

皇帝开始还在微笑,待李忱吟完,已是面带薄怒。因向李忱喝问道:“尔可知这是何人所做,所吟何事?”</p>

李忱从容答道:“儿臣不知何人所做,不过儿臣却知道这是吟诵父皇的丰功伟绩。元和十二年十月,唐邓节度使李愬领精兵九千,趁月色往蔡州进发,沿路所有路人百姓,皆裹挟军中,行至路半,军人方知往攻蔡州吴元济。各人皆谓必死,却因李愬治军甚严,驭下有方,士卒虽抱怨而不敢流亡。如此雪夜行军,天将破晓至蔡州城下,攀援而上,蔡州城抗拒王命已有三代,四十余年官兵不曾得至,待李愬兵至吴府外院,吴元济还以为是牙将内乱,斥令驱赶。待官兵将其绑定,方才如梦如醒。”</p>

说到这里,李忱已是神采飞扬,极是兴奋,目视父亲,毫不畏怯,继续侃侃说道:“父皇,人提起此事,都说裴公在前线统兵有方,李愬、李光颜等大将勇悍,其实依儿臣看来,若不是父皇一心求治,继位初便以削平藩镇为已任。十余年来励精图治、宵衣盰食,仅凭大臣之命,天下又如何能大治!儿臣赋这首诗,便是取其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平时一语。父皇治下,重现当年玄宗盛世,诚可贺也!”</p>

李纯之所以愤怒,是以为有人教了这幼子赋这首诗,为刘禹锡等乱党说项。他当初贬斥这几人,是因为他们几乎危及自已太子的地位,如此大恨,实难消解。唐制贬斥大臣,隔几年就可量移至内地州府,唯独柳宗元等王叔文党人,遇赦不赦,永远不得往内地量移。准西战事平定,全国各地都有大臣赋诗纪念,唯有柳、刘等人的贺诗最为精采,虽然如此,皇帝却仍然不准量移,实在是因为当年仇恨太深的原故。</p>

此时听得儿子如此解释,将前线功劳全数归于自已,回想起裴度的行军司马韩愈所撰写的碑文上,尽数是裴度及前线将领的功劳,对自已只提了寥寥数笔,哪里对的起自已这些年的辛劳?是以不待李忱讲完,李纯心中大喜,只是还怎么相信这些话能全数是这三岁小儿所说,眼光往陈妃方向略微一扫,见她亦是一脸惊异之色,方才相信,眼前的这儿皇儿,果真是聪慧如此。</p>

狂喜之余,李纯长身而起,跨过几案,于李忱身前,一把将他抱起,大笑道:“吾儿如此,朕有何忧!”</p>

李忱在皇帝怀中,扭头向郭贵所坐之处看去,见她脸色苍白,不禁微笑道:“和我斗,你一个妇人,加上一个蠢儿子,斗的过么?惹的我生气,拼命拍皇帝马屁,抢了这个太子的位子,又能如何?”</p>

嗯,守诺,两章,字数少点,大家包涵。(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