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卡拉奇(1 / 2)
卡拉奇,1842年被英国人占领之前只是一个小渔村而已。而随着英国人于1854年在此兴建码头,又于1861年修建起了铁路,现在的卡拉奇,已经发展成了扼守印度河流域的门户,并且承担着将印度出产的棉花、小麦等农作物运往英国本土的重要枢纽作用。
如此重要的一个战略**通枢纽,放在rì军入寇东南亚之前,英国人是断然不会放弃的。不过现在,随着远东英军在东南部遭到rì军的全面压制,其远东舰队也失去了和rì联合舰队一较高下的本钱,卡拉奇的存在,对于英军摆脱当前尴尬局面的现实意义已经不大了。英国还能在欧洲苦苦支撑,一切皆源于盟友美国的大力支持,这种情况下,放弃卡拉奇如果能够换取美国更大力度的支持,又能够从学兵军购得一批先进战机以改变远东英军空战不利的局面,对于英国人而言还是能够接受的。
虽然出租协议才签订不久,但陈师昌为首的远征第七军团对卡拉奇的控制其实已经渗透到了方方面面。无论是海上还是陆上,战火都还远远没有波及到卡拉奇一带,而卡拉奇前身又只是一座民用货物中转码头,所以英国人只在此布置了相当于jǐng察部队的一点微弱武装力量,哪里能够阻止学兵军“蛮横不讲理”的进入。
学兵军对卡拉奇的改造,目前为止共有四个方面,首先便是卡拉奇货用码头的改造和扩建项目。欧阳云的初步计划中,卡拉奇军用码头将要能一次xìng满足六艘以上的大型舰船同时靠泊,同时在码头不远处,将要设两个以上的抛锚区。学兵军在海口和东山建造军港积累了一定的军用码头建造经验,但是和卡拉奇相比已经要弱许多。加上当地人并不信任学兵军,又缺乏足够的大型机械,还需要新建水泥厂、电厂等配套厂矿,所以这一项工程进行得格外的艰难,及至目前,也只是在原有货运码头的基础上完成了一号码头的建设,其它几座码头才完成打桩而已。其次,则是陆上机场和陆上军营等陆上军事配套设施以及生活区的建造。按照欧阳云的设想,卡拉奇陆上力量将包括三部力量,分别为五个师规模的陆战队、三个师规模的陆上航空部队以及一个师规模的陆上jǐng卫部队。陆战队自然是为了配合太平洋舰队的远征,jǐng卫部队则是负责军港的防务,至于三个师规模的陆上航空部队,则是为了保证在太平洋舰队远航期间能够拥有足够自保的空中力量。陆上军事设施和部队建设是一项不弱于军用码头扩建的工程,不过因为工程难度相对较低,所以进度反而要快许多,目前营房已经完成了五座,机场的框架也已经搭建起来了。码头扩建和陆上军事设施建设除外,另两个项目,一是造船厂,而是储油区。这两个项目的工程难度不亚于前两者,不过因为学兵军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所以进行得反而顺利,应该能够抢在前两个项目之前完成。
东南亚战事越紧,陈师昌等第七军团的高级军官们就感到肩上的担子越重。小鬼子丧心病狂,居然敢奔袭六千公里突袭美太平洋舰队,一旦马六甲海峡被打通,那么难保他们不会进入阿拉伯海奔袭卡拉奇。虽说欧阳云打造航母舰队的初衷就是为了对付鬼子的联合舰队,中rì之间在海上终有一战,但绝对不是是现在。
学兵军能够快速成长起来,靠的是什么?也许有人会说是总司令提供的技术,还会有人说是将士敢拼命,陈师昌一直呆在欧阳云身边,几乎见证了学兵军成长起来的每一刻,对此自有自己的认识。学兵军之所以能够快速成长,最关键的还是获得了闽粤这两块宝地,从而拥有了充裕的发展时间。
时间,时间啊!再给我两年的时间,太平洋舰队必然足以成长为一个战争巨兽——陈师昌经常会这样想,但是他也知道这是奢念。担心rì本人从马六甲海峡杀进来,陈师昌一刻没有放松那个方向上的jǐng戒。而现在,在得知总司令距离卡拉奇已经只有一天路程的时候,他如释重负的轻吁一口气,感觉到肩上一轻,第一反应居然是想大睡一觉。
卡拉奇造船厂内为建造“冤仇级”航母特地开辟的船坞中,一艘庞大的黝黑sè的舰体静静的躺在水泥浇筑的船坞中,舰岛还有船舷两侧搭满了脚手架,穿着蓝sè工装的工人们上上下下的忙碌着,通过卷扬机将一块块钢板吊上来,然后一阵弧光闪烁,钢板就被焊到了船体上,成为了这艘“冤仇级”的一部分。
学兵军接手这艘“冤仇级”的时候,本已经接近完工了,不过因为欧阳云想要增加这艘航母的舰载机的数量,又有其它一些细节上的考虑,于是进行了一番改造。改造建议易,实施难,随着工程的进度,各项问题呈现出来,于是这艘“冤仇级”迟迟不能完成总装,这也成了陈师昌的一桩心事。
大型铁甲舰的建造,焊工的作用非常重要。虽然学兵军很重视培养自己的焊工力量,但却始终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乃至最后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欧阳云让单人雄通过大阪第四师团中的那些黑心商人,将大阪第四师团中有一定技术特长的鬼子扫荡一空。
陈师昌来找陈明生的时候,后者正和英方技术总监,供职于英皇家海军的罗汉妮在与一个rì本籍的工段长交谈着。
工段长名叫小野锻号,本是大阪第四师团的一个少尉,因为他曾经在rì本某船厂工作过,焊接技术突出,于是不幸成了学兵军的诱捕对象,先是被单人雄弄去了海口,现在更被陈明生给带到了卡拉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