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小年到来(2 / 2)

加入书签

说起来,宁号这个人也是非常有意思。宁号出生于汕西省的普通家庭,父亲是钢铁工人。他的父亲曾希望宁浩跟自己一起经商,但是后来宁浩逃走了。他有时会在自己脖子上挂一条粗金项链,暗示自己原本可能的另一种人生。</p>

宁号自幼喜爱美术,初中毕业后一家中专学校学习美术,后来转方向学习摄影。1996年,宁浩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TY市话剧团司职舞美设计。后来,考入京城师范大学艺术系,学习导演。</p>

可以说,宁号走上导演这条路也是充满了意外,期间因为生活所迫也是差点儿转行,好在最后都坚持了下来。。。。。。。</p>

看到《疯狂的石头》拍摄非常顺利,韩越和叶逸也是放下心来。</p>

宁号告诉叶逸和韩越,《疯狂的石头》剧组再过一周有春节假期,过完春节之后估计再拍摄一个多月就结束了。</p>

叶逸算了一下,加上后期制作剪辑的时间,《疯狂的石头》应该可以赶在明年端午节假期完成,到时候正好放在端午节上映,应该效果会不错的。</p>

</p>

之后,叶逸和韩越与剧组的人吃了一顿饭,叶逸就坐上高铁出发了,准备看望一下自己的岳父岳母。</p>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p>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p>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p>

叶逸知道,小年的历史非常久远,比如宋代的范成大就在他的《祭灶诗》中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p>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民间传统上的小年(扫尘、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古老传统。</p>

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百姓随之效仿,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p>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金陵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小年日期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地区小年日期是除夕。</p>

到达之后,气候和京城明显的不同,正巧小年这一天赶上了难得一见的大晴天,因此叶逸身上穿着厚厚的羽绒服,热得汗都留下来了。</p>

小年通常被视为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p>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近代我国一些地方流传,小年“官三民四船五”,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