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 钱庄(2 / 2)

加入书签

众人第一次拿到这种粮票的时候,有点不能相信,这个纸片片能换到粮食和银子?

有人怀着怀疑的目光拿着粮票去了县衙,果然换到了粮食,高兴地背回了家。

第二天又拿着粮票换到了粮食,还是没问题。

第三天又兑换到粮食,背回家时被老婆一阵痛骂,天天往家里背粮食不累吗?既然这个粮票能换到粮食,把粮食暂时放在县衙不行吗?放在家里老鼠吃,虫子咬的没有损耗吗?

就这样,好几天没有去县衙兑换,直到月底时,拿着攒下来的粮票一下子兑换了好多粮食,想背回家时却发了愁,背不动呀!

还是聪明的老婆想到了一个好点子,赶快把粮食再存在县衙,把那些粮票拿回来。

又是一阵忙活,兑换粮食的人不仅为自己聪明的老婆点赞。

好多人看到还能这样操作,都纷纷把刚领回的粮食等再存上,根本不顾及县衙里忙活的伙计们。

县衙里临时招聘的钱庄人员都按照李昌宪的要求微笑服务,丝毫不为客户的无理要求而发怒,你取可以,存更可以,随时欢迎为你服务!

虽然县衙临时的钱庄分理点很忙,但是在李昌宪看来,很好,很好,好人认识人到了信用这个问题。

据县城钱庄的人汇报,有些人也拿着粮票到县城对换粮食和银子了,在县城里用不完继续到钱庄存上。

另外还有人拿着粮票到其他店铺去买东西,竟然也被接受了,买东西的人感到很兴奋,回到家后给其他人说了,其他人也纷纷模仿,一时间万陵县逐渐认可了粮票。

粮票不但可以兑换粮食和银子,你还可以拿着去买菜和买其他日用品,都会有人按相等价值的东西给你。

粮票的设计是李昌宪设计的,上面有这个时代的文字,标明价值,下面是一行阿拉伯数字,相对应着价值。

如果你不懂阿拉伯数字的话,你去仿制粮票,那绝对是一个大问题,钱庄的伙计已经受训过,知道阿拉伯数字代表的金额。

粮票上面还有一个印戳,那就是鼎鼎大名的“吴奇隆”印戳,李昌宪直接征用了,一事不烦二主,也来不及刻印其他的印章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