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内应没有内乱来凑(1 / 2)
朝代更迭,沧海桑田,每个时代都有不一样的主流理念,不过在中原皇朝之中,儒家思想占据主流的时间还是比较多的,到了南宋这会儿,已经是两程与朱熹的理学占据了主导。
这天上地下都讲究一个理字,用朱熹的话来说,这个世界还没开创之前,理就已经存在了。
小到一个家庭,男主外女主内,就是一个理。
大到一个国家,武将保家卫国开疆拓土,文臣治国安邦利国牧民,这也是一个理,如果乱了这个理,国家也就距离灭亡不远了。
虽然杨璟对理学没有太高深的理解,也不想去理解什么,但他也知道,一座城池沦陷之后,官员仍旧高坐衙门治政牧民,富户仍旧坐拥土地压榨百姓,百姓仍旧浑噩度日不知觉醒,却将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夫子绑在城门口示众,这样的世道是真的不太对劲的。
当他感受到老夫子的目光,将那木牌上的别字改过来,再看老夫子泪流满面之时,杨璟的心里也非常的不好受。
想要攻下一座城池并不难,难的在于让城池里的人接受失败,甘愿屈服。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血性,为了保卫家园,没有谁甘当丧家之犬,没有谁愿意卑躬屈膝去为奴为婢,抵御着蒙古人的汉人如此,为了祖先之地而反叛的苗人也同样如此。
只能说世事有对有错,但很多人只看立场和输赢罢了。
杨璟今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在韦镇仙的眼皮底下转悠,也是如履薄冰,即便有心要救宁春郁,显然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够做到的。
也好在孙二娘等人都是乔装易容的高手,他们才得以相安无事的进城来。
韦镇仙虽然勒令严防死守,城门只准进不准出,严加盘问,但周遭武林人士和草莽游侠都闻风而投,各地百姓和蛮族也都不断往贵州城来,再加上白牛教的大量信徒,以致于贵州城每日都接收着大量的入城者。
韦镇仙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想要一呼百应,从者如云,壮大声势,自然不能关起门来,这也给了杨璟等人入城的机会。
这城里战乱虽然已经平息,但绝对算不上井然有序,白牛教的人四处传教,搭个神坛就当街宣讲,信徒五体投地,唱经声传遍大街小巷。
江湖武林的草莽英雄则在饭馆酒楼里吆五喝六,青楼里浪笑尖叫不绝于耳,整座城市不分昼夜,都在享受着胜利的欢喜。
汉家商人战战兢兢开着店铺,喝醉的武林莽夫和蛮族叛军动辄拳脚相向,械斗频发,桌椅店面被毁那是常有的事,赊账耍赖白吃白喝更是成为了常态,许多店铺干脆关门歇业,一家子人躲在后院里头,瑟瑟发抖,提心吊胆,听到拍门声就吓得魂飞魄散,心中懊恼当成为何没有豁出勇气,跟着林勋等人逃难。
至于那些大户,早早便拿出粮食银钱,往韦镇仙这边送,甚至利用自己的商路,给韦镇仙购置盐铁等违禁品,从而得到韦镇仙的庇护。
这世道是乱了,但手里头光有打仗的兵可不成,还要有种军粮的农夫,要有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和买卖人,所以许多人虽然度日艰难,但也只能艰难度日。
贵州城乱象横生,杨璟也早有心理准备,林官毕竟在贵州城经营多年,望南风酒楼已经成为了韦镇仙宴请豪侠的首选,自然不能去,但林官也不是没有门路,不多时便将杨璟等人带到了一家小客栈,与当初穆小英的三碗倒有些相似,此时也是关门闭户。
林官也不拍门,到了后门处,取出一只陶笛,呜呜吹了起来,过得片刻,便有一个老管院打开了门,带着诸多伙计小厮,给林官夫妇见礼,激动得眼泪一大泡一大泡地蓄着。
有了安身之处后,杨璟便让众人好生歇息,他则与宗云,在林官的带领下,将贵州城都走了一圈,基本情况算是了解清楚,这才回到了这处小店。
人都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讲的不过是个灯下黑的理儿,杨璟也知道这是剑走偏锋,但不得不冒险尝试,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及时掌握韦镇仙的动向,判断他的下一步行动,寻找他的破绽以及收复矩州的法子。
当然了,杨璟心里也清楚,宁西军的援军很快就会抵达,韦镇仙是主动出兵,还是被动守城,直接关系到战局的走向。
而岳州军那边的东西送过来之后,同样需要有人去接应,虽然事情都已经交托清楚,但杨璟终究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为了确保能够收复贵州城,最稳妥的策略自然是寻找内应,就如同韦镇仙攻陷贵州城那般,从内部再将他们攻克收复!
想要在贵州城里寻找内应,杨璟也没有太多选择,蛮兵和少数民族的弟兄们,是想都不用想了,至于汉人么,甘愿留下来的,要么与韦镇仙有利益牵扯,要么都是不敢反抗的软蛋,想要策反都不太现实。
至于白牛教那些信徒,早已被白观音洗脑了,想要撼动他们的忠诚,更加不可能。
唯一能够争取的,或许就是那些个武林高手和草莽英雄,大大小小的帮派和武林宗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