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0章 封山、搜山和放火烧山(1 / 2)

加入书签

 无论哪个朝代的开国君主,基本都是很有能力的,什么情况都hold得住。而且,一般每个王朝前几代君主,能力就算退化,也能维持。但是,几代过后,那就不可控了。</p>

比如明朝的内阁,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有和皇帝抗衡的能力的。甚至,到了成化年间,还有“纸糊三阁老”的说法,说明当时那个权柄还无法和皇权抗衡。明朝是到了第11任皇帝嘉靖帝时期,从严嵩开始,内阁才有了压制六部的崇高地位,可以和帝王争雄。当然,严嵩比较狡猾,没敢挑战嘉靖,他的继任者徐阶也是个滑头。但到了隆庆时期,无论是高拱还是后来继任的张居正,因为内阁地位被拔高,成了大明王朝说一不二的人物,权柄丝毫不亚于从前的宰相。</p>

同样的道理,马林现在创建了后世成熟的总参制度,可后代子孙未必理解其中奥妙,没准会瞎改。一代两代也许看不出变化,时间久了,本来21世纪都很优秀的总参制度,没准会被不肖子孙改成四不像。</p>

想到这里,马林是真的很无奈,也很无力。所以,他才在总参制度上做出严格规定君主也不能乱改,否则废黜……虽然做得有点狠,但不这么狠,肯定要被乱改的。不是可能,而是一定……</p>

世袭制就是这一点不好,因为,你无法确定你的后代有没有这样的能力。比如明朝的军户制度,老子强壮如牛,勇猛善战,可生个儿子,却未必如此了。没准,是个病秧子。这样的继承者去参军……难怪后来明朝军队弱如渣渣……最坑的是,军官职务居然也世袭!遇到草包二代军官,可能会葬送数万将士的姓名……</p>

只有像科举制度那样,让大家一起竞争,万里挑一,淘汰无能,才能保证最后胜出的都是精英。</p>

就比如后世华夏,为啥几十年就能崛起?因为恢复了高考了啊!</p>

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淘汰机制,虽然选出来的未必就是真正的人才。但是,这起码把能力不足的都给淘汰掉了。也许有不公之处,但大体上还是不错的。至少,没有比这种模式更公平的了。</p>

也许有人会说,有的学渣,后来混得比学霸好得多。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高考真的是为个人服务的吗?不是的,这是为国家挑选人才的!特别是国家最需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用高考的模式来挑选是最直截了当的。</p>

也许这些不起眼的科研工程人员收入比不上那些学渣老板,但世界离了那些老板一样运转,离了那些科研工程人才,立马就会崩塌。就算不垮掉,社会科技水平也会倒退到和非洲人那般的程度。</p>

这才是义务教育和高考的真正奥秘他是为整个国家培养作为基石的科研工程人才的,不是教人发财的……</p>

也就是说,国家教育体系,培养的是能够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的角色型人才。这种不起眼的角色型人才,看着不起眼,但积少成多,能够支撑一个大国崛起、腾飞。而那些商人们,虽然也是社会一部分,但却称不上基石。</p>

打个比方,如果国家是一栋大厦,那么,那些科学家和工程师,就是其中的砖石和钢筋混凝土。而那些商人,包括明星什么的,则是大厦外表贴的漂亮瓷砖。他们比作为基石的人才们更光鲜亮丽,但没有基石组成的主题,他们连生存的空间都没有。没有足够高的生产力,商人们就没有商品可贩卖。而普通人手里若是没有闲钱,明星们就会穷得吃不上饭,或者收入低微,就像几十年前那般。同理,要是读者老爷们手里没钱,码字的苦力们也要饿死地主家都没余粮了,还能管得上你?</p>

所以,尽管社会上最多的那些角色型劳动者们不起眼,但他们才是整个世界的基石。普通劳动者是砖瓦,而那些科研工程人才,则是能支撑建设摩天大楼的那些钢梁……他们都无比重要,缺谁都不行!</p>

……</p>

作为穿越者,拥有几百年的超前知识,马林自信自己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就算不能成为最优秀的君主,但合格起码是没问题的。</p>

但是,他的后代们就不好说了。毕竟,他们的后代可不是穿越者,只是普通的本时空土著。凯撒这孩子有自己盯着倒是没问题,可凯撒的后代,他就没法管了。因为,那时候自己可能都挂了。</p>

所以,马林觉得,如果实在不行,不如实行虚君制度得了。至少,还能保证后代不被推翻,不被砍头呢。</p>

比如欧洲后世的君主们,只有实行虚君制度的国家,王室保存了下来。而拥有强大君权的法兰西王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沙皇俄国……他们的君主无一例外都被推翻了。甚至,还有全家被杀的……</p>

想到这里,马林有些抑郁了……</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