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七碗 全军出击!目标上京!(1 / 2)

加入书签

 满地都是横七竖八乱摆着的尸体,还有近百十来处,四月天,气候转暖,这些尸体都已经散发出阵阵臭味来。老百姓是最朴素的,也是最善良的,从早上开始,就陆续有大定城里的百姓出得城来,开始将这些尸体集中,准备掩埋。死了死了,一死百了,生前为国征战,死后应该入土为安。

一个老汉带着儿子将一具被斩首的尸体拼合在一起,准备移到旁边。

“滚开!汉狗!”老汉突然被人推一把,摔倒在地。儿子急忙上前搀扶,对推倒他爹的人怒目而视,却又不敢怎么样。

“算了,都是大定人,何必呢。”有女真人劝道。

“何必?这些将士就是他们汉人军队杀的,你忘了?”这个女真有些愤慨。大概他是不知道,女真军队攻进大宋领土的时候,可没少杀人。

“没忘,可打仗嘛,就是这样。再说汉军进城,也没有把咱们……”后面的话他没有说出来,怕引起公愤。那对汉人父子默默离开了现场,女真人很仇恨汉人,这里容不下他们。争吵之后,百姓们继续搬运着尸体。

轰鸣的马蹄声远远传来,百姓们放下尸体,抬头望去。心里暗中苦也,刚刚打完仗两天,怎么又有军队开过来了?这兵荒马乱的,还让不让人活了?不过,他们很快发现,来的不是宋军,而是蒙古骑兵。

“快跑!蒙古畜生来了!”有人爆发出这样惊恐的喊声。蒙古人可比汉人还狠,不管是军人还是平民,见一个杀一个,落到他们手里,准没有活路。顷刻之间,大定城外的百姓跑了个干干净净。

兀术在大定城外停了下来,望着他满地的尸首。眉头紧锁。没有看到激烈的攻防战,黎明的大定静悄悄,只有这满地残缺不全的尸体等着他。大定发生了什么事?我弟弟在哪儿?守城地金军在哪儿?

“进城!”怀着满心的疑惑,兀术下令军队开进大定。城里没有一个女真士兵,甚至没有一个武装人员,只有满城的平民百姓,而他的弟弟完颜宗僖,不知去向。找来城中百姓,询问之后,兀术怒火滔天!

原来宋军已经攻克大定。但他们没有停留,而是继续北上。大定守军全部阵亡,投降者也被宋军斩首示众,而他的弟弟据说被宋军俘虏,已经押解到了大宋。兀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现在守军全部战死,完颜宗终究是如何指挥的这次作战。不得而知。

亲弟弟被敌人俘虏,兀术没有时间去悲伤,他立即马上作出决断。因为数万宋军精锐骑兵,已经向北开进,他们的目标是哪里?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上京。大金帝国的政治心脏,那里有大金国的皇帝。皇太后,还有完颜亮。

不祥地预感笼罩在这位女真名将的心头,宋军已经走了两天。按轻骑兵最快的速度来计算,如果他们没有遇到阻击,现在他们已经快到了龙化州。再往上走一天半,就是上京!

偏偏大定到上京之间,是千里平坦的东北平原,骑兵大可一马平川。这片地区,人烟稀少。鲜有城市,金军的防备更是薄弱,宋军几乎不可能遇到什么抵抗。大事不妙,宋军这是要发动“斩首战”,直接进攻上京。

已经落后两天,追上的可能性不大,现在只能寄希望于仪坤,龙化两州的驻军,那是大金帝国最精锐地部队,其中还有自己一手缔造的“拐子马”。宋军要打上京。必须经过仪坤龙化这两个州的防区。退一万步说,就算他们打过了这两个州。但前面就是横河。横何上唯一的一座桥,在金军的控制之下。

想到这一点,兀术心中稍安,立即作了布置。留下少量兵马驻守大定,他亲提大军往北追赶。希望龙化驻军能够阻击住宋军,等待自己的追击部队赶到,实施合围。

可越往北走,兀术地心情越沉重,一路上他发现了不少战马的尸体。最多地地方,马尸遍地,难以计算。这表明,宋军正以极大的代价,求得最快的速度,他们一定带了足够的备用马,不惜将战马跑死。这样一来,他们现在恐怕已经和龙化仪坤驻军开战了。大金帝国,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

上京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唐代就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辽国统治时期,在这里苦心经营,人口约有十余万。大金开国以后,曾定都在会宁府,把那里称作上京。但完颜晟继位以后,深感大宋威胁与日俱增,遂迁都至临潢府,亦名上京。

金太宗完颜晟死后,完颜合刺即位,因为年幼,由太后辅政,皇权旁落。军国大权,落入当初与太祖太宗打天下的旧臣手中。完颜亮崛起,发动政变,尽诛旧臣,总揽朝政,被封为都元帅,海陵王。

北风呼号,天气寒冷,上京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政变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消失,上京地上空似乎还弥漫着血腥的味道,皇宫耸立在上京北角,略显孤独。蒙古人蠢蠢欲动,海陵王巡视边防,不在京中。

金国政治制度,在太宗完颜晟时期便全盘学习大宋,中央设尚书省总理政务,但仍延用了一些金国旧制度。熙宗继位以后,又特别是完颜亮当权后,

部按照汉人的三省六部制进行改革。

兵部尚书,由都元帅完颜亮兼任。此时完颜亮不在京中,军务由兵部侍郎瓜尔成都负责。一骑奔至兵部门前,马上骑士不等停下,便跃下马背,直冲进去。卫兵正欲阻拦,却被他打翻在地,奔进大门。

“宋军兵至龙化!宋军兵至龙化!”刺耳的喊声响彻兵部。

瓜尔成都匆匆而出,他甚至来不及穿好衣服,奔出大堂后连声催问:“何人高声喧哗?宋军?什么宋军?”

“大人,宋军兵至龙化!我军措手不及,龙化危急!”金将飞身而上,向他禀报道。

“什么!兵至龙化?这,这怎么可能?”反尔成都大惊失色。连退两步。龙化离上京仅仅两日不到的路程,而宋军离金国最近的地方是在幽云十六州,从那里到上京,千里之遥!宋军难道是插着翅膀飞过来的?

“两日前,宋军突然出现在龙化西南。却并不攻打城池,而是企图绕过龙化。龙化守将见状,率四个万人队出城迎敌。双方血战半日,各有损失。守将不敢收兵回城,只得苦苦支撑,此时。恐怕多是不保!”

瓜尔成都听得一头雾水,使劲摇着脑袋,甚至在太阳穴上捶了一拳:“你,你慢点说!宋军怎么来的?难道大定防线被攻破了?他们有多少兵力?”

“详细数字不得而知,只见宋军开进时,尘头大起,遮天蔽日。五里之外都能听到马蹄声。卑工将军率骑兵猛攻,不料宋军弓弩精良,两百五十步外仍能穿透重甲,我军损失惨重!卑工将军本人右臂中箭,几乎阵亡。但短兵相接之后,情况好转。但宋军十分顽强,将军遣我回京。请朝廷速发援兵!”

这位金将说完之后才发现,瓜尔成都状若痴呆,双目无神,似乎魂游天外。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远在两千里之外的宋军,怎么可能事先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了上京东南角?大定防线十几万兵马是干什么吃地?沈王兀术不是在前线吗?

“不好!本官得马上入宫!”瓜尔成都终于反应过来,连朝服也不及穿,飞快的向衙门久跑去,甚至连右脚上地鞋子也跑掉了。

天色已晚。夜幕降临,上京一片黑暗,除呼号的风声之外,再无其他声响。瓜尔成都骑着快马,直奔皇宫而去。海陵王不在京城,朝廷没有主事之人,唯今之计,只能请示太后与圣上。

金国的皇宫,与大宋相比,也就是一个富商在开封府的住宅。占地不过十几亩。宋军兵至龙化的消息,马上传到了太后的耳朵里。金国皇帝年少。不能理事,太后又是一个没主见的妇人,孤儿寡母,一切任人摆布。在听到兵部地上奏之后,这对母子大惊失色,没有了主意,还是在瓜尔成都的提醒之下,才迅速召集在京官员,进宫议事。

大殿之上,灯火通明,巨大的火把把殿堂映照得如同白昼。身着皮裘,头戴毡帽的金国大臣人行色匆匆,奔入皇宫,太后圣上连夜召集,不知所为何事。近年来,大金帝国流年不利,接连战败不说,国内也是动乱不已。先是旧臣们把持朝政,后来海陵王又发动政变,夺取统治权。相反,邻国大宋却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幽云大军蠢蠢欲动,才开国十几多年的大金帝国,处在极度的高压之下。

圣上与太后临朝,细心的大臣们发现,少年皇帝脸色惨白,坐在龙椅上琶发抖,太后也是坐立不安,眼神飘忽不定。

行过大礼后,太后向下叫道:“瓜尔成都,你把前线战事通报于诸位大臣。”

战事?什么战事?难道前线又打起来了?莫非是传说中地宋军北伐开始了?群臣心中一凛,知道有事发生。

“是,臣刚刚接获龙化军报。宋军两日之前,突然出现在龙化城外。兵力不祥,宋军本欲绕过龙化,直奔上京,但龙化守将卑工,亲提大军出城迎敌。双方血战半日,各有损失,战事目前仍在持续,卑工请求朝廷,速发援兵。”

一语既出,满堂皆惊!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宋军在哪儿?在两千里以外的幽云十六州,怎么可能突然出现在我大金国的腹地?前线可有是十几万大军!还有我国最优秀的将领!群臣像炸开锅一般,议论纷纷,殿头值事官连叫四声肃静,大臣们却是充耳不闻。

“事情不太对啊,两千里的距离,宋军是怎么过来地?”有大臣百思不得其解。

“本官私下听说,宋军骑兵是精锐之师,得了幽云十州后,那王钰大兴马政,估计大定防线已经被攻破了。”这位大臣忧心忡忡。

“唉,国难当头啊,女真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

这时。年仅十八岁地皇帝见局势控制不住,欲哭无泪,哀声问道:“列位大臣,如今宋军兵临城下,众爱卿可有退敌之策?”

问题一出,下面一片沉默。原来的旧臣还没有从政变的恐怖中走出来,不敢妄言,而完颜亮的党羽因其不在京中,也不便发表意见。

那太后见群臣默然不语,责问道:“众爱卿都是追随太祖太宗东征西讨地元勋。如今敌军兵临城下,何故沉默?国难当头,难道就

个忠臣么!”

众臣面有惭色,良久,一人起身奏道:“圣上,依老臣愚见。各处兵马都未见动静,只有龙化一处报急。由此可知,宋军并非全线进攻。这支宋军,当是孤军深入无疑。如今龙化告急,仪坤离龙化最近,不如调仪坤兵马火速救援,是为上策。”

“不错!仪坤有沈王千岁一手缔造的重骑兵拐子马。平原作战,以一挡十!请圣上降诏。星夜调仪坤兵马驰援龙化。”几位大臣起身附和。

瓜尔成都坐于下面,一言不发,调动兵马,这得有我兵部明令,如今海陵王不在京中,自己担不起这个干系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