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卖人参的小姑娘(1 / 2)

加入书签

 九月,从寒冷的西伯利亚吹来的冷风早早地进入了中原,北京提前下起了大雪,市民们提前穿上了羽绒服,诅咒这让人看不懂的鬼天气。

现在占据西伯利亚平原的新成立的远东国,想到远东,人们心里想到的便只有雪域、严寒、空旷和野蛮,而现在又加上了战乱和可怜。

西伯利亚很大,从西至东七千公里,从北至南三千五百公里,占地面积一千万平方公里,比中原还大,但是没有多少人,生活在京城的人们每当提到远东便神采飞扬,流露出一种莫名的兴奋。

“噢,一千万平方公里啊,这下真是从老毛子身上割下一大块肉了,不过他们守得住吗?远东才几个人啊!”

“嘿嘿,真的打起来了,看到没有,远东人饿得连粮食都没得吃了,想来也是,那种地方怎么能种粮食,不过可以用他们的资源跟我们换粮食啊?噢,用土地交换粮食也不错,嘿嘿,现在就我们中国有粮食了!”

是的,现在就只有中国有多余的粮食了,来自周边国家的大使纷纷前来中国求援,他们弄不明白为什么世界各地出现了大量导致粮食减产的事,而中国不但不受影响,粮食产量反而一个劲的猛冲,似乎全世界减产的粮食都集中到了中国一样。

不过随着罗兰等人的到来,原本抱着坐山观虎斗态度的民众的思想立刻发生了转变,别的不说,这些使团一个个都是俊男靓女,想到他们正遭受老毛子的军师威胁,很多人已经提出要支援远东,组织志愿军到远东打老毛子。

不过有些人的热情一下就过火了,跑到人家俄罗斯大使馆前示威抗议,弄得俄罗斯大使心里有苦说不出:“谁欺负谁了?别看远东没几个人,现在正打得我们呜呼哀哉呢,真是见鬼了,应该抗议的是我们才对!”

对于远东与俄罗斯的争执,中国抱着完全中立的态度,两方都要求从中国进口大量的粮食,好啊,这没问题,当场就给两个国家各自批下了二十万吨,可问题是现在没了飞机,俄罗斯就算得到了这二十万吨粮食又从哪里运回去呢?从远东吗?那岂不是自己出钱给敌人买粮食!

对于货币问题,一律采用人民币,现场除了中国外,别的地方一片混乱,美元和欧元都不顶用了,俄罗斯没有人民币怎么办?那就先打借条也行,或者你把钢铁、木材、矿石等等运到中国来,不久可以获得人民币了吗?不能走西伯利亚这个通道,还可以从别的地方呀,虽然路是远了点。

跟中国相距比较远的国家,虽然也提出了购买粮食的要求,可是却不知道该怎么运回去,轮船都是钢铁打造的,靠人力或者风力那是划不动的,于是各地又赶紧制造大型木船和大型飞艇。

一边用着先进的电子通讯设备,一边用着落后的交通工具,这个时代让人越发看不清了。

不过这些都不是杨素操心的事,就连远东的大权他早就放手了,军事大权交给罗格和唐横川两人,政治大权交给亚历山大,经济大权交给罗兰和海棠两人负责,自己落得清静,好专心修人道。

带上北京大学的那些留学证件,他扛了一大包东西挤上火车,就跟普通人一样,在罐头般的车厢里连个座位都找不到,站在人群里摇摇晃晃。

“如果我再把电也隔绝掉,这些火车只好烧木头,又变回蒸汽机车时代了,呵呵,大家晚上都得点火把,那些住在几十层高楼里面的人没有电梯,那才好玩呢。”杨素不无恶意地想。

现在汽油不能烧了,路上的汽车少了许多,跑的都是电车,还有烧煤和烧木头的汽车,电车倒还罢了,那些木头车实在是污染环境,一跑顶上冒出一股大白烟。

他是特意要修人道,自然不会依仗自己的特权去要一个软卧或者什么的,便是有机会坐也放弃了,还故意往最拥挤的车厢里挤,闻着臭哄哄的各种混合性气体,心里果然有了一种很特别的感觉:“做人真难啊!”

站了一天一夜,在早上抵达北京,在同一天,他的几百个化身也踏上了各自的旅程,散布在全国的各个城市,就连新疆和西藏都去了好几个,一走出车站,好家伙,各个大学新生接待处把横幅拉得到处都是。

杨素提起大包便往北京大学新生接待处走去,还没走出几步呢,就看到前面围上了一群人,还听到有人在喊:“大家快来瞧啊,万年人参便宜卖了,天山出产的万年人参啊!”

“天山哪里有人参?”杨素走了几步,鼻子猛地一嗅,突然停下了,他闻到了万年人参特有的药香。

“喂,怎么回事?北京的城管不是很厉害的么?竟然没有人赶?”有人问。

“哪个敢管?一群社会上的混混在看场子呢,可怜啊,听说那女孩还是大学生呢,就带了一根人参来北京,准备把人参卖了交学费,却被这群混混看上了,欠下了他们好几顿饭钱,据说如果人参卖不掉,这群混混就把她卖了。”有人答道。

“不会吧,难道警察也不管吗?”杨素上前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