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紧锣密鼓(下)(2 / 2)

加入书签

“现在,我们的父辈亲人正在蒙难,鞑子官兵眼看就要来覆灭我们的家园,而那高家寨却不思抵御之策,一门心思要搞内斗吞并,此种行径分明是丧心病狂,无可救药!到了这个地步,我们不能再忍让,为了我们的崇高事业,我们必须不惜双手沾上鲜血,来维护我们的正义和信念!”

“吼吼吼!打死他们!还我自由和尊严!”少年之中,受过鲜血洗礼的那一帮疯狂叫嚣起来,如同一群嗜血的幼兽,无所畏惧!

“徐家营的未来就掌握在我们的手中,为了光明的明天,行动起来吧!”

张昊就像一名救世神棍似的,发挥他忽悠客户的口才和演讲技巧,将一班少年当作接受培训的新手,煽动的他们头脑发热群情激奋,如同一群攒足了劲没处发泄的小老虎一般,嗷嗷叫唤着投入到训练和准备工作当中!

受他们的影响,一些原本参加工班的青少年纷纷要求加入进来,一些年龄二十左右的青年人也受够了高家寨的步步紧逼,看不下去老一辈的无限忍让,早已眼热张昊他们三十七人集中训练的活跃气氛,主动提出参与的愿望。

这一群人加起来能有二三十人,张昊将他们编做预备力量,迅速展开基本队列和体能训练。至于原有的三十七人,现在已经不需要任何的监督和鼓励,即便是现在就把他们投入战斗,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接受!

安排完这一切,张昊抽掉工班中几个经过考察后,认为忠诚度可靠、手艺较为突出的少年加入到制造装备的人手之中,这使得大量常规木制、铁制器件的生产速度大为提高,让手艺最好的包令成终于腾出手来,专心将剩余的枪管膛线制作完毕,装配成枪!

为了解决武器短缺的问题,张昊不得不做了许多的临时改变,比如锯开四根枪管制造了八把手铳,用熟铁渗碳锻打出的尖锥枪刺等等,都是应急手段,真正的可拆装式根本没条件也没时间打造,而今随着并寨令的期限到来,军备生产压力更大。

在这个节骨眼上,沉默寡言的火药师李烁再次帮了大忙,他不声不响中画出了一些大明朝军队中常用的火器草图,令正发愁没有协同武器可用的张昊大开眼界!不过在花样繁多的数十种草图中选来选去,最后发现能够马上着手制造的,不过区区数种!

“聊胜于无吧!总比干拿着几条枪对拼强!”张昊最后拿定主意,先大量制造无羽箭,再配上相应的发射机制,作为面打击的辅助装备。除此之外,便是大量打造钢枪头,在火枪数量不足的情况下,依靠队列训练组成的方阵中,加一些长枪兵还是很有用处的。

这个时候,张昊发现自己身边的帮手还是太少了,特别是能够一起商量谋划定策的人,陈大勇和姜宝生年纪太小拿不了大主意,徐文俊夹在中间难做,大头领徐庸……此人的后手一个接一个,也不知道底线究竟在哪里,如此卖力的帮忙看起来像履行约定,但最后他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

而唯一一个可以算得上各方面都符合条件的邱和尚,现在却不知道又跑到哪里去了,找都没地方找去。

“步履艰难啊!”

便在两方面紧锣密鼓的准备内斗之时,一个他们谁都没想到的剧变突如其来的发生了!在江西巡抚董卫国的主持下,对高家寨的围剿行动开展之迅速远超所有人想象之外!仅仅在几天之后,康熙十一年三月二十九日,来自南赣两府的驻防八旗兵五百人,绿营兵五百人突然顺江南下,完全避过两方面放在万安的耳目线报,毫无预兆的出现在十八滩头!<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