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章(2 / 2)

加入书签

秦允明心中暗笑不已,他看着小郡王人小鬼大的样子,差点忍不住喷了出来。不过他同样觉得,水仙航果然是名不虚传的杭州第一画航。就连小小丫鬟都这么招人喜欢,更别说画舷当红的几位姑娘了。</p>

小丫鬟笑了笑,对小郡王说道:“公子你比奴婢也大不了几岁,没想到却这般花花肠子。奴婢可不敢造次呀,只是画舷有规矩,我们这些侍女是不准陪客的。公子你且多等等。再过一会儿我们家第二号红牌纪姑娘就会出来献艺了哦。小</p>

小郡王立刻欢喜不已,多问了一句:“纪姑娘做什么还要等一会儿呀。现在集来岂不更妙!”</p>

枝娘回答道:“纪姑娘还在为先前的几位公子评审文章呢。先前那会儿是我们家的三号红牌李姑娘和六号红牌甄姑娘献艺了,不过两位公子网小刚不在,所以不巧就错过了哦。”</p>

小郡王叹了一口气,异好不说什么了,继而又看向秦允明,十分期待的说道:“大郎,你快快大神威。写几篇绝世神作出来,先吓吓他们”。</p>

秦允明呵呵笑了笑,说道:“文章可不是说能写就能写的,得先酝酿一下情绪嘛。枝娘,你这里可有什么上好的酒,取来一壶</p>

枝娘甜甜一笑,说道:“请公子稍候,奴婢这就去。”</p>

小郡王一见秦允明要喝酒,就知道秦允明要威了,顿时神采奕奕起来,说道:“大郎,你真要先喝三盏酒吗?”</p>

秦允明笑而不语,表情不置可否。</p>

这时,与秦允明、小郡王同坐一桌的另外两个公子早就看他们有些不顺眼了,尤其是那小胖子。整个一个土包子进城似的。其中一个瘦高的公子冷冷笑了笑,插嘴说了道:“哟,喝三盏酒才能作文章?你真当自己是秦三盏秦允明吗?,小</p>

“就是,真是矫揉造作。现在的年轻人呀,”另外一个年纪稍大的公子不屑的笑了一阵。</p>

小郡王不由一怔,正要开口反驳。</p>

秦允明赶紧拉了一下小郡王的袖子,说道:“算了算了,低调低调</p>

小郡王有些不明白,问道:“大郎。你何必受着冤枉气</p>

秦允明哈哈笑了笑,说道:“我可没生气,因为我都没往心里去呢。算了算了,咱们先想想写什么文</p>

小郡王叹了一口气,虽然心中还是不舒服,但是既然秦允明本人都没什么要紧,自己也就犯不着多烦恼了。</p>

枝娘从楼下上来了,手里端着一个盘子,盘子上正是一壶酒和几碟网热好的小吃碟。她来到秦允明和小郡王面前。将这些东西一一摆好。并且还主动为两个人满上了酒小郡王对枝娘好感不已,而且在这种场合早就习以为常了,立刻掏出了一锁银子塞到枝娘手里,顺便还在小丫头的腰肢上摸了一把。</p>

“多谢公子赏赐枝娘笑着谢过了,然后退到了一边去。</p>

小郡王这时又把注意力转移到了秦允明身上,端起酒杯就向秦允明的酒杯碰了一下,连连催促道:“来来来,大郎赶紧喝了三杯。快快拿出那吓死人不偿命的惊世之作吧。”</p>

秦允明哭笑不得小郡王到底把自己当什么了?不过他依然是举起了酒杯,与小郡王碰了一下,然后饮了下拜他一边品着酒,一边想着该写什么文章。虽然自己脑海里还有几篇诗词。可是觉得用在这个时候不太合适。</p>

小郡王可不给秦允明思索的时间,他认定秦允明喝完三杯酒就一定能作文章,虽然自己是一个半文盲,可是就喜欢与看这些文人雅士的作品。他赶紧又把两个人的酒杯倒满了,然后乐呵呵的问道:“大郎怎么样,有灵感了吗?”</p>

</p>

“不用这么着急吧?喝猛了会头晕的?。秦允明苦笑不已的说道。</p>

“没关系。没关系,我没事的。小郡王毫不客气的说道。</p>

秦允明心中笑骂:我说的是我会头晕的,唉!真没办法!他只好与小郡王又喝了第二杯酒。</p>

小郡王又问道:“怎么样怎么样,有了吗?”</p>

秦允明笑道:“有一点了。”</p>

小郡王马上动手再次把酒杯装满,说道:“那就好,接着喝,最后一杯了哦。”</p>

与他们同坐一桌的那两个公子都冷冷的笑了一阵,打算看着这两咋。小子出洋相。</p>

秦允明长叹了一口气,毫不犹豫的举杯饮完了最后一杯酒,不等郡王再次问,立刻说道:“有了。”</p>

“有了?是什么呀,先说给我听听、郡王眼巴巴的问道。</p>

“我打算写一篇散文,篇幅有点长,只怕不好念出来。”秦允明神秘的一笑道。</p>

“那行,你快快写吧小郡王迫不及待的说道。</p>

秦允明铺纸研墨,立玄开始落笔:</p>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丰倍,人争愕之。</p>

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道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替也?甚矣哉,为欺也”。</p>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小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恍讹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伸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颗而不知理,坐糜麋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醚而饮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p>

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甜以讽耶?</p>

这篇散文的作者集明朝开过元勋刘伯温,名为《卖甜者言》。文笔虽然是采用故文言文,但是语句对仗公正,条理有序,最重要的是它本是一片讽刺文。贯穿整篇文章的意思,其实就是讽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事物。</p>

虽然讽刺文在文艺盛行的宋朝有些不太合时宜,可毕竟这篇文章是被收录在《古文观止》当中,足以证明它的文学艺术的价值了。</p>

秦允明是用“观雨体。写下这篇文章的,因此费了一些时辰,让小小郡王好等了半天。他搁下毛笔之后。长长舒了一口气,庆幸自己九年义务教育时背了好几篇古文,现在还能记得清楚。</p>

“好了,枝娘,取给你们家娘子评审去吧。”他招呼了一声小丫鬟。</p>

小郡王自己认识的字不多,秦允明写的时候他虽然一直在看,可还是没看大懂,心中不免有一些失望。</p>

这时,那两个同桌而坐的公子看见秦允明用“观雨体”写作,不由又冷嘲热讽起来:“还真是有什么样学什么样,连书法都模仿秦三盏。太没性格了。”</p>

“就是。</p>

依我看,这篇文章八成倒是会让人家纪姑娘看笑话了呢。”</p>

秦允明只是带着微笑,却并也不理会什么。</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