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2 / 2)

加入书签

秦允明笑了笑,略略想了想之后,说道:“刘府尹相公太客气,清静倒是不必了,若是有可能,还请刘府尹相公准备酒水一壶,不知可不可行?”</p>

刘文龙听到这句话,眼睛顿时一亮,他是听说过秦允明三盏而作的大名。这么说来,秦允明并非是有什么新作,而是打算就在现场表演一下即兴而作。既然是即兴而作,那这文章的保鲜性岂不是更加有价值了。想到这里,他忍不住有一种心血澎湃的感慨。</p>

“没问题,没问题,这就去为秦公子准备美酒刘文龙喜滋滋的说了道。然后跑出了小厅,站在小厅外的走廊上,对着下人们强调性的吩咐了几句话。下人们唯唯诺诺一番,然后不敢怠慢的就跑去了。</p>

秦允明趁着这个小时候,思考了一下到底该给刘文龙留下什么样的词作。写的太过华丽了,未必有一些大题小做。写的不好的话,弄不好还会让刘文龙认为自己是冒牌货。自然是要好好琢磨一番的。</p>

大约过了一刻之久,刘文龙亲自端着一个盘子,上面放着一个华美玉质酒壶小心翼翼的就走了过来。刚刚来到秦允明面前,那玉质酒壶里面的酒香竟然一下子就冲了出来,简直是芳香扑鼻,引人饥渴,香气实在是美到了极点。通常的好酒香味是纯正的,但是也只是感官上的纯正,但是现在刘文正送过来的这一壶酒,香味不单单是纯正,更是刺激着人的大脑皮层,让人不由自主浮想出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可见这酒绝对是人间极品了。</p>

秦允明忍不住赞叹了一声,说道:“好酒呀,晚生饮酒无数,好酒劣酒都有尝试,可是再好的酒也不及今天刘府尹相公的这一壶圃浆玉露了!”</p>

刘文龙哈哈笑了笑,眯着眼睛说道:”秦公子果然是有见识呀。这酒可是窖藏了三十年的贡酒,下官府上一共就只有这一坛子罢了。平日下官是不轻易喝的,哪怕是逢年过节都不敢奢望云”日秦公子是难得一见的贵客。下官岂能不用最盯一六旧来招待呢?。</p>

秦允明听了这番话,看得起自己。</p>

不过这个话又说回来了,刘文龙说这酒是三十年窖藏的贡酒,可是又有什么证明呢?正所谓话是这么说,到底是什么实情谁也不知道。</p>

以刘文龙这样的老油条人物,来了任何一个贵客不都会这么说吗?</p>

秦允明于是就不怎么往心里去了,可归根结底,这酒还真是香得厉害。</p>

“刘府尹相公如此盛情,让晚生诚惶诚恐呀。晚生在此郑重谢过秦允明礼貌的欠身说道。</p>

“哪里哪里,秦公子太客气了。来来来,下官亲自为秦公子来斟酒。”刘文龙迫不及待的就拿起了酒壶,往酒杯里面到满了一杯。这酒色淡黄,甚至有一种粘粘稠稠的感觉,可见确实是窖藏了很多年头了。</p>

秦允明感谢了一声,然后接过酒杯,慢慢的将酒饮了下来。酒香醇烈,确实是极品美酒。他长长的舒坦了一声,畅快的说了道:“好酒。好酒。好酒让晚生灵感大,真是舒坦呀”。</p>

刘文龙听得秦允明这么说,心中更是高兴不已,灵感大那就写出一篇惊世绝作来,到时候自己就有得炫耀了。更重要的是,也不枉自己拿出这么好的酒来招待。他赶紧又给秦允明斟酒。</p>

秦允明慢慢的将剩下两杯饮完,整个人神清气爽起来,大声说了几句“畅快”然后回过头来提笔就开始书写。他用自己独创的兰体字写道:</p>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蛟俏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p>

这词牌名为《钗头凤》,是出自南宋著名文豪6游之手。原词的意思是写的6游自己的爱情悲剧。6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再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结婚以后,他们,“仇俪相得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不料,作为婚姻包办人之一的6母却对儿媳产生了厌恶感,逼迫6游休弃唐氏。在6游百般劝谏、哀求而无效的情况下,二人终于被迫分离,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彼此之间也就音讯全无了。</p>

全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的这次相遇。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也抒了词人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虽然现在由秦允明自己写出来,显得有几分荒唐和不恰当,但单单当做词作文艺来理解,还是说的通的。反正现在世人都知道秦允明自己少年早熟,思想十分豁达,见识十分高端,能够臆想出这样的棒打鸳鸯的故事还是可以解释通顺的。</p>

搁笔之后,秦允明还觉得刘文龙的美酒回味无穷,不由的又抓起了酒壶,自斟自饮了起来。</p>

刘文龙则带着一副强烈的期待目光,狠狠的欣赏了一遍了秦允明的这《钗头凤》,他虽然文学功底不怎么样,可是如今看到秦允明拿手的兰体字,自己漂亮工整,辞藻意境饱满,当即就欣喜不已。</p>

哎呀呀,这次赚大了,赚大了呀!</p>

“秦公子果然了得,真是让下官大开眼界。三盏而作,尽是精品。佩服呀佩服呀”。刘文龙叹息不已的说道。</p>

“刘府尹相公过奖了。晚生其实初到京城不久,水土不服,情绪不佳,因此写出来的作品未必很好,还请刘府尹相公多多包海才是秦允明谦虚的说道。</p>

“哪里哪里,秦公子这作品简直好极了,好极了。哈哈!”刘文龙兴奋的说道。</p>

秦允明与刘文龙又客套了一阵,然后就提出了告辞。</p>

刘文龙现在得到了秦允明的墨宝,当然也就满足了心中的愿望。他再次虚留了秦允明一阵,然后就送秦允明出了府门。临走的时候,他还再三向秦允明保证,端王爷那块玉佩的事情,他一定会办妥当了。</p>

秦允明笑着道谢,然后与华安返回了书社。当天晚上刘文龙一直喜滋滋的欣赏着秦允明的墨宝,要知道这墨宝在全京城是绝无仅有的,甚至连拓本都不存在。他要好好珍藏这副墨宝,升值那是不必多说,甚至可以等秦允明名声再大一些的时候,把这副作品送给上司或者直接送给官家,一旦上司或者官家大悦,自己的前途更加悠然了。</p>

一直当快要深夜快要睡觉的时候,刘文龙才记得了秦允明的那个状子。他本来想明天在看,但是好歹秦允明身份特殊、还有端王爷的背景,于是不得不加了夜班仔细研究了一下。整个案情对于他来说很简单,无非就是把玉佩索要回来就可以了。</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