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零 汉城攻略(1 / 2)

加入书签

 汉城,午时。

景福宫内外已经被草草地收拾过了,宫墙左近,密集交错的尸首,已经被尽可能地搬运走。好不容易从四处赶来勤王的朝兵,进进出出地忙活着,清扫着宫内外。血迹渍渍的地面,早已覆了石灰,只是空气中依旧混杂着淡淡的血腥味儿。残垣断壁一般的宫门,到处都是弹孔与烟熏火燎的痕迹,却是一时半会儿无法掩盖的了。

关东军警卫营官兵,肃然持枪把持在宫内外要冲之处,步枪与机关枪来回转动着枪口,这让一众朝兵不寒而栗。关东军士兵上下,疲惫到了极点,也兴奋到了极点。宗藩国都,他们一夜奔袭,居然就给平定下来了,如今想想,便如一场梦境一般。

此番,关东军警卫营上下五百人马,伤亡近百,其中大半都是川上操六率着日军逆袭造成的。不过,他们也给日军造成了近四百的伤亡。其余的日军,一路撤回公使馆,闭门不出。刻下,警卫营分出齐整的一个连,架起了马克沁,在公使关外包围监视。。

日上三竿,景福宫周围的烟火也渐渐掩去。此刻,宫门之下,一众侥幸逃过劫难的朝鲜官吏,一个个儿在那儿站着班,一边儿低眉顺眼地跟凯泰交涉着,一边儿翘着脚望宫里头张望着。这会儿凯泰可有些抓瞎,贝子爷纵横四九城十来年,大小官吏、亲王贝勒的也见了不少,按说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物。可这官面上的文章,就不甚了了了。再加上这位贝子打骨子里就不怎么待见棒子,是以,这会儿只是横眉冷对,偶尔斥责一声‘别废话,等着!我们何帅跟你们大王正商量国策呢。’一众棒子唯唯诺诺,仿佛瞧不出凯泰脸色一般,依旧没皮没脸地追问着。有些老家伙,早已泪流满面,跪在宫门口,一个头扎下去就再不起身,最里边儿嘟嘟囔囔听不出个数来。

也无怪棒子们一边儿客气一边儿焦急。日人勾结开化党残余引发政变,直接出兵攻占王宫,若不是关东军来的及时,这棒子们早就成了王国之臣了。对于他们来说,人家关东军这可是扶危定难的天大功劳。。可话又说回来,何绍明进宫已经近一个时辰了,这会儿还没出来,这不由得不让人望坏处想:莫非朝王闵妃许了日本人什么条件,惹怒了这位何大人?若真是如此,那可就不好办了。

宫墙飞檐之上,到处闪动着关东军的步枪刺刀,日本使馆周围,也是枪刺如林,整个朝鲜腹心之地,如今已经完全掌握在关东军手中。这会儿讨了何大人不痛快,万一这位爷犯起混来,那可真没地儿说去。

正当众人等的心焦之时,就瞧见前头人影晃动,从勤政殿走出一个矮胖子来。这人不是旁人,正是跟着何绍明一起进宫的袁世凯。一众朝鲜官吏可跟这位驻朝十余年的无名总督太熟悉了,当即就有人跳着脚招呼开了。“袁大人,我王可还安好?不知我等何时可以觐见?”

袁世凯笑眯眯地走近,一个罗圈揖作下来,这才好整以暇道:“诸位诸位,莫急,大王安好着呢,半分也没受了损伤。。眼下正在宴请关东军何帅。大王传下话来了,诸位且稍候,待招待外何大人,自然会接见诸位。”

一听朝王安好,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随即群情激奋起来。

“袁大人,恳请上国发兵,助我等属国驱除倭人,匡扶社稷。”

“正是!大院君被倭人挟持进了使馆,还请袁大人奏请何帅,发兵讨要。”

“……还请上报大清皇帝,为我等做主啊……”

……

袁世凯笑眯眯的,一边儿安抚着,一边儿心里头就琢磨开了。此番何绍明轻卒奔袭,一日下汉城,甭管前头有什么错,这可都是定国之功。前头不但得抹了去,这加官进爵是少不了了。而他袁世凯半路景从,好处自然也少不了。他都能预见到,倘若没有何绍明这么一遭,他自个儿灰溜溜跑回中国,丢了汉城,参劾攻讦肯定是跑不了。十数年苦心积攒的美名,一遭化作了笑谈。所以,此刻袁世凯可谓是志得意满。。

只是,他心里还有些犯嘀咕。他是在搞不明白何绍明究竟图的是什么。要说奔着功劳,想着再换换顶子,这可说不过去。先是抗命滞留朝鲜,而后又冒险奔袭汉城,这里头的凶险袁世凯实在是太清楚了。但有半分差池,何绍明就得落入万劫不复之地!这也就罢了,据闻,这会儿荣禄正在辽阳关东军营内咋呼着,企图篡了军权。关东军的战力,通过这番奔袭,袁世凯可算是知道一二了。他闹不清楚,何绍明居然就敢这么放着军权,而置身险地,非得逼着自个儿来个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不是傻子这是什么?哪怕有一千个理由,也没这么作践自个儿的。可袁世凯就近观察了何绍明一番,心里头就俩字儿评价,人杰。就是这么个人杰,办了这么个稀奇古怪的事儿,实在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好不容易安抚了一众棒子,袁世凯这才记起正事儿。从袖口中抽出几封信笺,客气地双手捧到凯泰面前,道:“贝子爷,这一封是给辽阳关东军大营的电文,这一封是请辽阳转发朝廷的,嘿,还有这一封,是下官得了何帅的许可,发给北洋的,您受累?”

这会儿凯泰正摘了帽子做扇子,一边儿扇着,一边擦拭着头上的汗水。。他那颗乌青的脑瓜蛋子,分外抢眼,让袁世凯看得侧目不已。士卒理光头,这本没什么。淮军左宝贵部为了方便打理,上下全都理了光头。可问题是,凯泰一亲王贝子,就这么生生地理了个马蛋子光头,这不由得让人心里边儿泛着别扭。

“得,大帅的吩咐就是军令……额鲁,跑一趟,送通信班把电文发出去,痛快点儿,耽误了正事儿老子让你蹲小黑屋。”凯泰这一场生死拼杀下来,出奇的,浑身上下除了脏点儿,楞是没有一处受伤。他不由得开始琢磨何绍明的那句话:老兵永远不死,只会慢慢凋零。感情,这话还真有那么点儿意思。想到此番自个儿立了这么大的功劳,他日回返京城,也好在那位姑姑面前挺直了腰板,凯泰心里头越来越敬佩何绍明,心道,这位何帅,还真没跟错,妙算于前,而后决胜千里,赏罚分明,古来名帅不过如此!

凯泰不知道的是,他心里边儿认定的那位古今名帅,此刻正愁眉苦脸呢。。

军事,永远服务于政治。这话一点儿没错。何绍明之所以抗命滞留朝鲜,为的就是甲午之中,不给日本人合理的借口,也为的日后自个儿有借口反攻朝鲜。是以,这才冒懵地连夜奔袭汉城,可巧,天随人愿,正赶上日军攻打景福宫。此番过后,先前的种种危局,不破自解。平定一国之功,朝廷就算不大书特书,这会儿也不敢再动自己。否则,一个自废肱骨的名声是跑不了了。

何绍明千算万算,万万没有想到,这汉城都给他拿下了,可对面的棒子皇帝居然不同意跟着关东军南撤。任凭自个儿舌绽莲花,李熙就是不住地拨楞脑袋,反复重复着一句话:“感谢何大人好意,本王誓与汉城共存亡,若得上国垂怜,发兵救助,小王感激不尽。。”

说到口干舌燥,何绍明自个儿都烦了。心理面不住咒骂着眼前的窝囊废脑袋一根筋,朝鲜亡国与否跟汉城有毛关系?侧目间瞧见淡定如水的闵妃,何绍明随即疑惑。按说闵妃可是个精明的主儿,这会儿李熙犯浑,她怎么不发话呢?转念一想,随即明了。李熙这是在观望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