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二 大厦将倾3(1 / 2)

加入书签

 北京,恭亲王府。

北京城的夏天,不同于南方,闷热的紧。如今虽然时值九月,可这秋老虎一点儿也不比三伏天差多少,大中午的,一点儿风都没有,柳条静静地垂立着,细长的叶子被晒得打了卷儿。

鬼子六奕靠在躺椅上闭目养神,周遭几名侍女轻轻地摇着蒲扇。躺椅之前,固伦公主荣寿静静地半蹲在那儿,轻轻地给鬼子六按摩着小腿。躺椅之上,奕皱着眉头,闭着眼,一脸的倦容。自打开战伊始,闲赋多年的鬼子六,破天荒地再次被启用,行走军机。朝廷中,无论帝后二党,连个稍微明白点外事的人都没有,两眼一抹黑。不得已,慈禧亲自召见鬼子六,好通劝说,鬼子六这才起复。甫一上任,便奔走于各个衙门,各个公使馆,合纵连横,一个多月下来忙忙叨叨,成效先不说,可起码让大家伙明白现在是什么势头了。鬼子六懂洋务,可于兵事实在不在行。是以,他筛选来筛选去,最终将已经做了盛京将军的荣禄简拔入京,垂立御前,专门协调兵事。。

鬼子六早就不复当年,不论精神头还是身子骨,连番忙碌下来,甫一歇息下来,分外的疲乏。

午后刚过,渐渐起了风,心疼父亲的荣寿取了毯子,给奕覆上。这一举动,却惊醒了半睡半醒的奕。他睁开眼,打量了下天色,问道:“什么时辰了?下午约了老翁一起研究各地协饷,这事儿紧要,可不能耽误了。”说着就要起身。

荣寿劝慰道:“阿玛,时辰还早着呢,您再多歇息一会儿。”说话间,愈发心疼自个儿父亲,不禁叹息道:“阿玛,您这又是何苦呢?朝廷上的事儿,自有当道诸公出力,您都淡出好些年了,这么不顾身子骨图的什么?老佛爷也忒欺负人了,用不着了就圈起来,用得着了就巴巴把您招呼过去。这叫什么事儿啊。”

望着荣寿关切的眼神,奕只是摆摆手,良久才道:“闺女,你阿玛沉浮几十年,这点儿道道早就看明白了。。我那老嫂子这会儿用我,回头战事一结束,我还得乖乖圈在这府中。论手腕,当今天下,就没人儿能玩儿的过我那老嫂子。”

“那您累死累活的图什么?”荣寿追问道。

“图什么?”奕苦涩一笑。“你阿玛还能图什么?权位?我那老嫂子就不是个容人的主儿,这会儿用完回头就得来个卸磨杀驴。闺女啊,你也老大不小了,京城里旗人什么德行,这么些年你心里也有数。北洋老李说的没错,这大清就是个破房子,全靠着他老李一人来回裱糊。加上朝廷里那帮清流一顿吹捧,粉饰太平,大清这才能支撑到现在。可如今,老李多大岁数了,还能支撑多久?远的不说,这场战事能不能支撑下去都两说。到时候,老李一倒,大清败给了小日本,其余列强一瞧有便宜,蜂拥而至,这大清就得玩儿完!”

荣寿吃惊道:“阿玛,有您说的那么严重么?前些日子,往来电文不是捷报频传么?说叶志超在朝鲜先战牙山,再战仁川,杀了上千的小日本。。”

奕正要端起旁边的茶碗,闻言,停了手,嗤笑道:“捷报?姥姥!哪儿有打胜仗还一路北退的?好家伙,打得日军破胆,而后自个儿一路退了几百里,现如今都退到平壤了,这也叫胜仗?他叶志超没全军覆灭就不错了!”

荣寿略一思索,便明白其中道理,皱眉道:“既然如此,朝廷上怎么没人看出来,阿玛你怎么不戳穿?”

奕品了口香茗,润了润嗓子:“这事儿只要不是个傻子,都能瞧出不对来。大清,还有几个明白人。旁的不说,就是递捷报的老李,他早就心中有数了。可心里有数又如何,这事儿能挑明么?戳穿了,大损民心士气,他李鸿章也得不了好。。皇上没兵,这打仗还得靠着老李,这时候皇上也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荣寿沉默了,那头奕却自顾自地说道:“所以啊,大家心知肚明,都不挑明,反倒嘉奖叶志超。皇上是指望着老李能感恩,回头好卖命啊。其实也用不着旁人说什么,老李自个儿就得拼命。朝鲜可是北洋地盘,小日本这次矛头直接对着北洋来的,老李能不卖力?”

正当此时,外头奔进来一名管事,垂着脖子,走到近前,低语道:“王爷,盛京将军荣禄递了帖子求见。您看?”

“荣禄来了?得,赶紧让进来吧。”

“喳。”

管事儿转身去了,没一会儿,引着一脸风尘的荣禄进了花园。

荣禄三两步走上前,抖了抖马蹄袖,一个千儿扎下去:“啊哈荣禄见过王爷千岁。”

奕不耐道:“荣禄,甭跟本王玩儿这套,赶紧起身吧。。”转头又吩咐人:“给荣大人拿一墩子来。”

“喳。”

荣禄应了一声,依旧恭谨着,不失半分礼数,小半个屁股碍着墩子坐了下来。

“荣禄,调你入京,知道什么差事么?”

“回王爷,奴才一早就知道了。随王爷架前参赞军机。是以,奴才甫一到京,就先到王爷这儿讨教来了,万事还请王爷吩咐。”

奕心里嗤笑一声,很是对荣禄不屑。荣禄这人跋扈乖张,早年也是因此被罢了官职。后来散尽家财,走了太后老佛爷的门子,这才重新起复。荣禄还贪财好色,领兵的本事也就马马虎虎。若不是如今旗人凋敝,实在找不出比荣禄更知兵的,奕也不会矬子里拔大个儿,将荣禄调入京师参赞军机。

奕询问了一番辽东各地战备情况,二人对答一番,话渐渐说开了。。要说荣禄的盛京将军当的够窝囊的。辖区之内,先是存在一个他管不了,而且他也不敢管的关东军。而后战事一起,奉军奉令大股入朝增援平壤,这荣禄彻底成了光杆司令。手底下除了亲兵,再没有可以指挥的兵力。奉天防御,又是重中之重,荣禄忙了十来天,也没忙出个头绪。正抱怨着呢,一纸圣谕,调他入京参赞军机,算是把他挽救了。

荣禄初来,实在说不出什么,二人谈论一番,奕就要端茶送客。荣禄起身,刚要离去,却被奕叫住了。“荣禄,何绍明的关东军最近如何啊?”

这句可有可无的话,问得荣禄身子一震。转身抱着拳头,好半天才道:“六王爷,奴才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