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 传首辽南(上)(1 / 2)

加入书签

 十一月十一日,就在旅顺屠杀刚刚结束,城内浓浓的血腥味还没散尽的时候,日本第四师团便在联合舰队的护卫下,登陆大连湾。

直到此时,日本的战略重心已经完全转移了。按照原本的计划,第一军横扫朝鲜,第二军登陆辽南,而后两军汇聚,一举攻下鸭绿江口。形成一个有力的钳子,从南到北、从东向西,直逼盛京。之前,也一直按照这个计划进行着。甚至,第六师团已经北上,沿着海岸线,一路攻到了大孤山,一举击败老将军宋庆统领的二十营毅军、铭军。

就在此时,风云突变,第三师团直接让关东军在义州给全歼了,第一军主力也被人家直击千里,一败再败。这个时候再北上,已经毫无意义了。是以,接到大本营命令之后,第六师团当即停在大孤山按兵不动。而后待第四师团登陆,第六师团便开始往旅顺方向收缩。

旋即,第一师团在大山岩大将指挥下,开始挺进复州大道。。

十一月十四日,日军进逼复州。守军本就没多少人,城内大多都是从金旅撤下来的溃兵。结果连抵抗的心思都没有,一枪不放弃城而走。日军兵不血刃占据复州。

十五日,休整一日的日军再度进兵。分出一个旅团的兵力继续沿着官道北上。十八日进逼熊岳,守军略略抵抗,不到一个小时便溃退。

朝廷闻讯大惊失色,除了一日三遍地催促何绍明尽快回师,各种申饬的电文往来不断,雪片一般飞向辽南各个营头。

过了熊岳,再往北就是盖平。盖平可是辽南的门户,往北就是海城、辽阳、盛京。往西就是辽西走廊。日军只要拿下盖平,无论是往北占了大清龙兴之地,还是往西进逼锦州,而后直叩山海关,都是人家说了算。

这会儿,帝党是彻底的急了!

毅军,武毅铭军,吉林、奉天等地的练军,甚至连多少都没想起来的湘军都用上了,就是一个意思,无论如何也要把小鬼子拖在盖平。。而后只要等到关东军回师,清军就可以大举反攻。

此时的光绪仗着朝鲜胜绩做底子,狠狠地发了一回皇帝的脾气。调兵、筹饷、拨发军械,电文里头都是限期如何如何,还革几个办事不利小员的职。随即,能叫得上号的营头都传了旨意,高官厚禄,天颜期许,说了一大堆。而后话锋一转,威胁意味十足,‘倘若不利,朕必深究’。

深究,怎么个深究?无非是革职查办,开战至今,大家伙儿都败,也没听说朝廷砍了谁的脑袋。各个营头的头头脑脑琢磨的清楚,手里有人有枪,就有底蕴。再怎么败,回头朝廷还得指望着自个儿顶着小鬼子。更何况,法不责众啊!小日本的凶悍有目共睹,大家一起跑,朝廷也不好说什么。。

铆大劲就是丢了官儿,可话说回来,丢官儿总比丢命要强不是?

且不说这帮营头的官佐怎么个心思,既然皇帝发怒了,那总要给点儿面子。于是,各个营头加快了行军速度,于二十日汇聚在了盖平。

高元山统带着山东嵩武军、广武军、福字军,长顺统带着吉林练军,伊克唐啊统带着奉天练军、老将军宋庆也千里回援,统带着二十个营头的毅军、铭军,整整三万余清军就驻守在了盖平。

光绪这下子总算松了口气,按照他的想法,三万多人,起码也能顶个十天半个月。有这时间,何绍明早回来了。到时候辽南就集中了十万兵马,十万人打小日本四万多人,绝对绰绰有余。据说,关东军一个可顶好几个小日本。这仗怎么算都是稳操胜券!

“咱们这位今上,还真会做白日梦啊……”端坐在马上的何绍明,一边儿听着参谋回报最新的军情,情不自禁地戏谑道。。“限期十日赶到盖平,啧啧,两千多里路,今上还真以为咱们会飞了。”

周围众人一阵哄笑,就连魏国涛那张死人脸,也难得地挑了嘴角。开战以来,这朝廷闹的笑话就没断过。今儿一封电文让你去朝鲜,明儿就改成辽南,后天没准儿就是进京勤王。从关内搜集的弹药粮草,连往哪儿送都不知道。往往是用着毛瑟枪,运过来的确是英制弹药,根本就塞不进枪膛。更夸张的,连前装滑膛枪都送了过来。而紫禁城里那位今上,仿佛就跟电报机铆上了劲头。这政令一天能发几十上百,可就是没有一条能落到实处的。

“大帅,眼瞅着就要到义州了,故地重游,可有感想?说出来也好激励激励大伙儿。”落后半个身子的黄镛出言道。

“感想?”感想可多了去了。。何绍明记得,就是在这个山口,自个儿带着近万名急行军一昼夜的士兵,对着小鬼子的山头发起了决死冲锋。也是在这儿,好不容易拿下了阵地,却得知日军还有好几道防线。更是在这儿,几经绝望,而后天上突然就掉下个馅饼,砸得他直迷糊。从平壤到义州这一个来回,整整倒下五千多忠勇的关东军士兵,轻重伤无数,直接减员七千余人。何绍明那时候从没有过地撕心裂肺般地心疼。就是现在,胸口还在隐隐作痛。

而他也知道,这一切都是值得的,都是必须的!为了这片土地,为了这个民族百年的气运,就是再牺牲上十倍百倍,也总比日后沦丧八年,军民惨死数千万要强!

何绍明晃头,甩掉了别样心思。这一切只有他清楚,而他还不能说出来,没有人会相信,他是从另一个时空而来的。微笑一下,开口道:“老子现在就是一个心思,砍了那几个国贼!”

辽阳,关东军军营。。

关东军第一师师长,大校张成良正烦躁地来回在师部里头乱转着。往来递送文件的参谋,领取传达命令的军官,有一个算一个,大家伙儿都低眉顺眼,装作看不见他们的师长。谁都知道,现在师长的心情可不怎么好,要是这个时候触了霉头,以后的日子就没法儿过了。

张成良的烦躁是有理由的。按照他的话说,那叫:“老子是第一师,第一师!什么叫第一师?就是战斗力第一,素质第一,火力第一,打仗也得第一!”可偏偏他这位争强好胜的第一师师长,已经将军人骄傲表现的淋漓尽致的大校,居然在开战后足足半年,就憋在后方,根本就没上战场。

眼瞅着第三师、第二师捷报频传,有时候睡不着觉,他真想仰天长啸一声,而后不顾命令就此提兵杀奔朝鲜。。这可是国战啊,正是我辈军人投身效命之时!

可偏偏,何绍明给第一师的命令,就是潜伏。辽阳、海城,只驻防了一个团,其余部队直接拉到了深山老林。明面上只留下后勤、机关,以及一个团的卫戍部队,剩下的全部由明转暗。何绍明曾经专门给张成良发了电文,说‘第一师必要的潜伏’,是要‘迷惑日军’,一旦朝鲜战事平息,日军登陆辽南,第一师就会‘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日军面前,而后会同全军,一举‘歼灭’日军。张成良当日拍着胸脯保证,肯定完成任务。无论从何绍明的语气还是意图上来看,这绝对是对第一师委以重任!

可时间一天天过去,这都大半年了,光看着朝鲜打得热闹,硬是没他什么事儿。这心里头,可就有点儿着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