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二 路在何方(中)(1 / 2)

加入书签

 奉天,旅顺。

港口之内,一片热火朝天。商轮、客轮连成片地停泊在一堆,黑压压一片日本兵嘈杂着拥挤着上船,前脚这艘刚刚装完没等挪窝,后头的客轮已经开了进来。而在远远的海面上,几条日本兵船冒着白烟,静静地停泊在那儿监视着。

码头上,正在撤退的日本兵东突西蹿,人头攒动,屋里哇啦的声响好似几万只鸭子。而就在他们之后,隔着能有二里远,一队墨绿色呢子军装的关东军士兵正抱着枪监视着。关东军之后,是从四面汇聚过来看热闹的老百姓。

这中间二里的空白,很快就被填满了。有好些个日本兵在军官的带领下,大着胆子,把被子往地上一铺,整个人往哪儿一蹲,而后不慌不忙地从口袋里变戏法一般掏出各式各样的小玩意。更有会两句中文的小鬼子,已经操着嗓子叫卖开了。

“东洋之花……东洋之花……女人地用了,大大地好!”

“洋布洋布……比英国货便宜地干活……”

刚开始,大家伙儿谁也不知道这些个小鬼子打的什么主意,根本就无人问津。。到后来小鬼子明显急了,几十人围在一起,好一通商量,总算推出一个胆子稍微大的日本兵。那日本兵手里头拿着东洋货,战战兢兢到了警戒线二十米前。刚要举起手中的东西叫卖,就听哗啦啦一阵枪栓响动,吓得他扭头就跑。

“这小日本想干什么啊?”一众关东军士兵又好气又好笑。

没一会儿,那小日本又回来了。这回他学聪明了,远远的就高举了双手,示意自个儿无害。到了十几步开外,定在那儿就嚷嚷开了:“日本地……中国地……不打了。中国人大大地厉害,关东军厉害。”说着,拎了一匹洋布,三角眼挤在一块儿就笑开了:“将来朋友滴干活,互通有无,互通有无……”

到了这会儿,大家伙儿总算是明白过来,感情这小鬼子是想做买卖。。带队的军官哭笑不得,眼见着人家也没什么有威胁的举动,索性就睁一眼闭一眼了。

话说这第四师团无愧于日后的‘皇军第一窝囊废师团’的名号,当日金州攻防战,刚打了一天,关东军还只是试探性的进攻,驻守在这儿的小日本最多死了百十来号人。原本大家还以为起码要打上几天,没成想,第二天一早起来,小日本玩儿了个人去城空,走了个一干二净。

和议达成,日本就忙不迭地派了能集合的所有轮船开赴旅大,开始撤兵。日本之所以这么着急,一方面是因为担心何绍明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万一哪天突然就发了神经,把辽南的日本兵都给灭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海外驻兵花费太大。。能早撤回来一天,就能省下点儿银子。主意打的不错,可这都快半个月了,不到两万人的第四师团,竟然还没撤完。为什么?瞧瞧码头上上船的第四师团官兵携带的行李就知道了,人手至少一口大箱子,还有人两手背后都挂着包袱。怎么瞧怎么觉着不是在撤退,反倒是有点儿像是在搬家。

“嗤这他妈的也叫个兵?”瞧着码头上一片杂乱,警戒线之后一处小山坡上的张成良已经把嘴撇到了天上去。

难得的,旁边儿号称关东军冷面王的魏国涛,这会儿脸上居然满是和煦的微笑:“这不挺好吗?留这么一支爱好和平的军队,也够小日本头疼的了。”这会儿魏国涛已经深刻理解了当初何绍明禁止继续进攻旅大的用意。这第四师团好啊!留着比灭了有用多了。

道理谁都明白,可张成良脸上依旧是怏怏的表情。。一场战事打下来,第一师竟然只赶上了一个尾巴,还没打过瘾呢,小日本就支撑不下去了。眼瞅着比自个儿晚进关东军的黄镛这会儿也挂了将星,见了面都是仰着头说话,这叫张成良情何以堪?

憋了好半天,张成良总算挤出了一句发泄的话:“要是咱们关东军也有大兵船,老子就带着第一师打到日本本土去!他妈的,明明是咱们赢了,凭什么还得赔银子?朝廷那伙败家玩意,老子早晚有一天提兵进京城,挨着个砍了这帮国贼的脑袋!”

魏国涛没有答话,只是瞅着远处海面的大兵船愣愣出神。他是一名纯粹的军人,也只关心军事上的事儿。可这并不代表他不知道何绍明的用意。当日兵临山海关之下,距离北京城那么的近,稍稍一狠心,这几万里江山就得变个颜色。可何绍明生生地掉头,又回到了辽南?为什么?一方面是因为来自内外的压力着实太大,关东军再怎么强悍,也就是几万人枪,没有海军。。列强为了维护在华利益,势必不能眼瞅着中国发生一场政治巨变。另一方面,这几年下来,关东军几乎就是跳着脚朝前跑。军队建设没得说,在这个时代,几乎没有能赶得上关东军的军队。可内政的工夫,着实太过于薄弱了。

一直到甲午战前,何绍明都困守在辽南一隅之地,一穷二白,全靠着从美国套来的银子支撑着。建了工厂建厂矿,规模有限,能支撑过这场战争完全就是因为积累的多年的缘故。这且不说,单说就人才一项,已经不能用薄弱来形容了。

关外本来就是苦寒之地,何绍明当日京城划拉一圈儿,撬了北洋的墙角,外加上从海外拉过来的,七拼八凑也就二百来号人。就是这二百来号人,还大多是技术人才,真正懂得内政没几个。战事落幕,何绍明控制的地盘一下子爆棚,整个关外,除了蒙古都在他控制之下,可这官从哪儿来?

指望着朝廷?那就是笑话。。何绍明从一开始就打算反了这大清朝,更是要提了锤子,彻底砸破这百年的闷局。打击对象是谁?除了少部分的异族统治者,就是这绵延数千年的官本位,再搭上毒害了几万万人无数年的腐儒之术。厌恶都来不及呢,还巴巴地把那帮子满脸烟容的害虫请过来?

再者说了,朝廷现在可是怕了何绍明,楞是把祖宗之地给割了出来,就怕何绍明南下。关内之地,流官多年,官场风气早就一片浑浊。各种各样的利益团体抱在一起,大家伙儿都生怕何绍明这个魔王南下抢了大家伙儿的生计。也正因为如此,当日朝廷才把整个东三省给了何绍明。打的主意不言而喻,反正是不毛之地,由着你折腾还能折腾破大天去?倘若要真给了何绍明一个南方督抚的位置,保不齐没等何绍明闹腾,各地就率先闹着要造反了。。

这种情况下,但凡有功名的,都视关外为阿鼻地狱,谁敢往这儿来送死?何绍明砍的那四颗脑袋,至今可还挂在城头呢。以至于整个关外的官场上一片喧嚣,不老少的当地父母都走了门子,求爷爷告奶奶地要换地儿。六品的州官楞是要自降品级,去关内当个小县令。捐官更痛快,反正也划拉差不多了,干脆头天挂了大印,第二天一早就没了人影。

种种种种,这就造成如今虽然关东已经开了关,可父母官儿却没几个。关东军也因为摊子实在铺的太大,现如今已经有心无力。如此困局,如何破解,难啊!关东军走了一条新路,前人绝无踏足,前方是一片迷雾,那这条道到底往哪儿走合适呢?

琢磨不透啊!

魏国涛略一收神,心道自个儿到底只是一个军人,考虑那么多干嘛?有这么个出人意表的大帅掌舵,能肯定的是将来的日子只会越来越精彩。。到时候,自个儿就随着大帅的手,指向哪儿就打到哪儿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