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一 虎啸(一)(1 / 2)

加入书签

 已是光绪二十六年二月。

刚刚过了年,关外这地界尚且没有半点儿春天的意思,入目的就是一片莽莽雪域,阳光反射着,刺得人视野里头一片光晕。

梁启超裹着棉袄,缩在驮车里头,挑了帘子一脚,愣愣地朝外张望着。漫山遍野的一片白雪,初始看了却是让人心胸激荡,一股豪情油然而生。可这时间一长,难免就有些乏味。倒是官道不远处已经停工的铁路,多少让人瞧着有些意思。

几个大鼻子老外在前头走着,后头跟着一群穿着杂七杂八的中国人。时而就停下来,对着某处路段指指点点,而后穿着洋装的中国人就会与之攀谈起来,后头那些留着大辫子穿着棉猴的账房先生模样的老夫子,手里操弄着怎么看怎么别扭的铅笔,拿着一个小本子凝神地记录着。。道路两旁,还有一些民夫打扮的人,挥舞着扫帚貌似在除雪……

从山海关一路行来,总能瞧到这样的场景。而最让梁启超好奇的是,何绍明规划的铁路,竟然不是一点儿一点儿的修,而是分割成了不少的路段,从多个点同时开始修。纵然梁启超不知道铁路是怎么回事儿,也觉着这么干似乎有些急进的味道。每每想到这儿,梁启超就有些担忧。失志于京师,曾经的恩师康有为入主军机似乎成了定局,整个京师都弥漫着一股子焦躁的味道。这股焦躁,如今似乎已经蔓延到了东北。这让梁启超有些不安,开阔了眼界的他深知,变法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如此急进,未尝是好事啊。。

可以预见的是,恩师所谓的变法,必然一头撞在南墙上头破血流。朝廷经此一役,必然数年内不敢再度变法。惶惶国朝,从而失了最后崛起的契机。梁启超已经不是历史上那个梁启超了,此刻的他视野更加开阔,从本心来讲他的变法主张已经从保皇变成了保国。既然朝廷那里走不通,也唯有来北地——所谓的大清活曹操这里试试。这回梁启超担忧,生怕何绍明如同朝廷一般急进。倘若如此,那这天下可真就要崩坏了。

驼铃轻响,车把式口中呼喝,鞭子转了圈儿而后发出一声清脆的啪啪声:“这位爷,前头就是奉天了,奉天资政衙门立的规矩,外来车马一律不得入城。。对不住您了,您得走一段,前头就有内城行走的车马候着。”

“到奉天了?”梁启超一收神,朝前一瞧,果然,高大黝黑的奉天城已经跃然入目。离着城门楼子还有二里开外的官道上,立了一个路障,旁边是几名穿着黑色制服挎着洋枪的‘士兵’。所有的车马到了这儿,都停将下来接受检查。而最让梁启超好奇的是,整个过程里头,那些士兵半点儿也没有嚣张跋扈的架子,只是冷着脸仔细地盘问一番,合规矩的就放行,不合规矩的一律不准入城。

又行了小半个时辰,梁启超下了马车,深吸一口气顿时一个激灵,精神了不老少。。瞧着眼前一派井然之相,眯着眼低吟道:“盛京……总算是到了。”

而让他惊奇的是,这句低吟竟成了合音。同样的一声感叹从后头隐隐传来。梁启超惊诧莫名,扭了身子朝后瞧去,就见一名白衣士子立定在不远处,同样惊奇地打量着他。

一愣神的功夫,那白衣士子已经拔足抵近,站定在身前抱拳一礼:“不才湘潭杨度,敢问年兄……”

梁启超同样一拱手:“广东梁启超……”

奉天城内,东三省总督衙门。

猫冬猫冬,本来就是甩手掌柜的何绍明,这会儿愈发清闲起来。坐在暖和的签押房里,敞开了衣领,斜靠着椅子,腿搭在桌子上,配合着吱吱哇哇叫唤的收音机,正无聊地唱着小曲:“看前方,黑洞洞,定是那……”

如今的关外新政,已经走上了正轨。。虽然明面上还维持着清朝所谓的官制,可谁都知道,那就是一个摆设,真正掌权的却是无所不在的资政衙门。这一过渡性的机构,管理着从移民到税收各个方面的政策制定与执行。领头之人正是何绍明手下头号文官唐绍仪。除了军队建设与商业建设不归资政衙门管,其他都不在话下,可以说是有实无名的内阁系统。

于内政管理上,何绍明最大的工作,就是甄选出各种比较靠谱的意见,而后大笔一挥签上自个儿的名字。。他穿越之前就是一小白领,从没参与过国家政策的决策之类的工作。所以,打一开始就没有大包大揽的心思。何绍明就这点儿好,自个儿不懂,就把工作甩给明白人,干脆做了甩手掌柜。

唐绍仪现在忙得脚打后脑勺,而何绍明却闲的有些无聊。内政建设如此,与军队、商业上更是如此。魏国涛、唐琼昌二人也是跟唐绍仪一个命,忙得不见人影。对此,何绍明不但没有一点儿悔改的心思,反倒是没事儿就津津乐道地对着手下人畅谈自个儿的所谓‘将将’之道。其厚颜程度可见一斑。

大中午的,何绍明一边儿听着小曲,一边儿眼睛盯着时钟,熬着饭点儿。。

正当此时,门声轻响,秘书官抱着一摞厚厚的文件走了进来。何绍明这位秘书官,正经的北美华侨子弟,耶鲁大学机构与管理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名叫蒋文涛。年前抱着一腔热诚死活要当何绍明的秘书,这才两个月,挺上进开朗的一个年轻人,硬是成了魏国涛一般见天挂着一张死人脸。也难怪,按照他的理解,何大帅这么大一个人物的秘书,那工作得多长见识?断断没有想到,何绍明的衙门居然清闲到了就差无人问津的程度。

“大人,这是资政部送过来请您审批的文件……”

“知道了。”

“这是詹大人的铁道部送过来,请求二期拨款的文件……”

“照准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