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八 命运的抉择(十三)(1 / 2)

加入书签

 (看书要上$六$九$中$文,百度输入$六$九$中$文就能找到,这里无垃圾广告书更新快!)

天津火车站。

站台之上,一身劲装手持步枪,标杆一般立着一圈儿留着大辫子的新军。

‘呜……呜……’几声汽笛长鸣,一列火车缓缓进站。伴随着火车的轰鸣声,在一片白雾当中,领头的军官已经连连呼喝起来:“火车进站啦,都给老子精神点儿!后头乐队的,赶紧奏乐……”

管弦之声齐鸣,场面一时间热闹之极。如今这天津可是荣禄的地盘,此番荣禄戡乱立了大功不说,这一路还陪同着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而来,在有心人吩咐之下,这迎接的仪式规格定的很高。不但有军队维持治安,就是天津的军政大员也来了一大票。

直隶总督杨士骧就在迎接的人群里头。.只是这会儿的杨士骧已经判若两人。待在直隶总督的位置之上,本就是朝廷安抚老北洋的幌子,手中的权利早就被荣禄架空了,加上性情大变,致使脸上始终都挂着一幅淡然的表情。

火车缓缓停下,中间的车厢打开,早有新军士兵抢上前,铺了一溜红地毯。待见着荣禄露头,等候的一众官员叫一声‘荣帅到了’,而后呼啦啦就抢上前去。一时间恭维声、马屁声不绝于耳。荣禄始终淡淡地笑着,神色之中一直透着一股子得意之情。

洞悉阴谋,拨乱反正,一手将一帮子康党人物抓的抓,杀的杀,有点儿名号的也就跑了个康有为。最重要的,是提前就将七千禁卫军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彻底断绝了动乱之源。.而后与日本定下密谋,只用一块不在自己手里的海外飞地,换取了日本人的支持……这一遭,他荣禄的功绩可大发了!慈禧也没亏待他,其他赏赐不算,单单是文华殿大学士的名头,就让他荣禄直追自己的前任李鸿章。他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宰相,一时间权倾朝野!凡此种种,他荣禄能不得意?

荣禄没看见,就在他身后,伊藤博文也在笑,而且笑得比他还开心,笑得比他还要阴冷。清国想利用日本牵制住何绍明,他伊藤博文何尝不想利用清国动乱无暇东顾之机,挑动这东亚大势!密约里头规定,倘若何绍明南下,日本必动用不少于两个师团的兵力投入朝鲜南部,以军事动作进行牵制……这句话里头文章可大了去了,动用两个师团没问题,可这两个师团到了朝鲜南部之后打谁?那就是日本人自己的问题了。.究竟是打何绍明的关东军,还是打俄国只有两个团兵力的釜山,那是日本人自己说了算!

甲午一战,何绍明逆天改命,硬生生遏制住了日本飞黄腾达一跃成为列强国家的势头。不但陆军大损,还只获得了勉强够还债的赔款。朝鲜、台湾、澎湖列岛等既定目标一个也没达成。他伊藤博文作为帝国首相,自认为一代人杰,纵使因此而下台,可怎会罢休?足足密谋了两年,四千万的银子不但没有用来刺激国内经济,反倒是大笔大笔地投入到军费当中。.海军在扩张,陆军也在扩张!日本人开始反思了,清国积弱是没错,可纵深太大了,幅员辽阔的土地致使只要有何绍明这样一个死硬的不投降份子存在,日本就不可能击败清国!

而当初英国人之所以支持日本,无外乎就是为了遏制俄国人的南下势头。如今俄国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还在修建当中,远东的兵力薄弱的很,日本趁此发动攻击,不但能取得既定的胜利,抢夺一部分东亚权益,更能获得英国人的支持。如此一举两得之举,两年间不断在伊藤脑子里头完善,到了如今,总算得以实现。而这一契机,完全得益于清国的内乱。

伊藤博文不敢再小瞧何绍明这个对手,他可从何绍明身上足足吃了个大亏,甚至何绍明洞悉天下大势,从来都是顺势而为。.而此番京师政变,给了何绍明一个南下的借口,伊藤坚信,何绍明绝不会放弃如此大好机会。而日本在朝鲜向俄国人动手,何绍明也绝对会知道其背后的意图。俄国人若是败了,日本的崛起绝对无人可挡!可何绍明若是参与朝鲜的纷争,更不能放着南下大好的时机,这么等下去,天知道下一次机遇是在什么时候。若是等到列强平息了纷争,加强了远东的实力,何绍明再想占这个便宜就没那么容易了。面对这个两难的问题,何去何从,伊藤赌的就是何绍明南下!

一一介绍完毕,一通虚假的恭维。荣禄则才想起身后的伊藤博文,微笑着道:“伊藤老兄,此番清日达成合约,真可谓东亚之福啊……兄弟今晚就在总督府设宴,伊藤老兄无论如何赏个面子!”

伊藤微微一笑:“荣大人,鄙人身负和谈重任,如今合约即已达成,还是早早回返日本禀报天皇的好。.”

“老兄这么急?”

“不瞒荣大人,鄙人已经订好了船票,下午就走。”

荣禄也不以为意,朗声笑道:“既然如此,他日老兄再到天津,兄弟必定设宴款待!”

好半天的工夫,荣禄带着伊藤等人走出车站,上了马车。前头有新军开道,两辆马车缓缓而行。这天津卫是荣禄的老窝,三万多新军层层布防,所有人都以为是安全至极。.可谁也没有想到,危险正慢慢朝第二辆马车里头的伊藤博文慢慢靠近着。

观望的人群里头,一个中等身材,年轻的身影神色紧张地四下查看着,右手探在怀里,在摸着什么物件。尽管他总是挤在人多的地方,可他那一头短发依旧十分扎眼。所到之处,老百姓一旦发觉都躲得远远的。不为别的,如今留短发的不是二鬼子,就是东洋小鼻子,无论是那路货色都是招人烦。

老百姓不知道的是,这人不是二鬼子,更不是东洋人,而是一个朝鲜人。此人名叫安重根,朝鲜海州人,是朝鲜义兵运动的发起人之一。自打日清分南北朝鲜而治,北面的朝鲜还好说,何绍明财大气粗,也懒得压榨本就没有多少油水的朝鲜人。.可南部朝鲜在日军的铁蹄下就倒霉了。日本人本就豺狼成性,加上赢了一场等于是输了的战争,国内经济窘迫,得了半个朝鲜那还不加倍压榨?两年多,南朝鲜在日本人手里头破败凋零,义兵四起。朝鲜人家破人亡算是普通,更有甚者,没成年的小孩成了日本兵手里取乐、分食的对象!作为义兵的发起者之一,安重根早就恨日本人入骨,尤其恨前任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