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零 镰刀(五)(1 / 2)

加入书签

 这是一幢小楼。---浏览器上输入-www.69zw.com看最新更新---院子里栽满了紫荆树和木棉树,其冠如伞盖,几乎把青砖青瓦的小楼全部都遮盖起来了。

二十余名或长衫、或西服、或渔民模样、或会党装束、甚至还有穿清兵新军号服的人聚集在楼上的房间里。

房间上首站着孙医生,他慷慨激昂地演说着:“只有彻底推翻满清王朝,我中华才有复兴之希望!而要推翻满清,就必须采取武力手段!刻下两广总督岑春暄提兵北上迎接慈禧,广州兵力空虚,正是我等起事之最好时机!”

房间里的众人无不振奋,独一微胖青年将眉头拧成了个川字。此人年不过二十五,却是与孙医生并称的兴中会首领,湖南人黄兴。他开口质询道:“逸仙,时机恐怕不对头……日本人背信弃义,刻下正与满清朝廷打得火热。前一阵还允诺给予援助,可现在却掉头在日本各地大肆搜捕我等同志。现在起事,没有那么多军火……”

他刚刚说完,其他人纷纷赞同道:“是啊,前一次起义未果就是前车之鉴,此番必要仔细筹措,免得革命党人的鲜血白流。”

孙医生皱了皱眉头,一挥手,道:“此一时彼一时!日本人背信弃义,那咱们就自己来!驻防广州的新军,咱们兴中会起码渗透了半数,里应外合,没理由不成功!”

他举起右手,“诸位难道已经忘记了当初的誓言?”

房间里的人一起举起了右手。

孙医生庄严地领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鉴察!”

众人齐声应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鉴察!”

会议基调已经定,众人遂无反对之言。一番吩咐之后,十几名外围人员纷纷离去。桌子上的蜡烛已经快烧到尽头,会议仍在紧张进行着。

桌边只剩下了七八个人都是“兴中会”骨干。作为兴中会的首脑,孙医生不停地给众人打气着:

“……太平天国的起义为什么不成功?那是因为洪秀全、杨秀清他们的思想不好!”

孙医生的眼睛都熬红了,但说话仍然充满激情,“洪、杨还是帝王思想,还是想着推翻了满清王朝自已来当皇帝。我们‘兴中会’不同,我们是要创立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合众政府’,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共和国!不是哪一个人来当皇帝,也不是家天下……”

“逸仙,我们起义的宗旨你已经阐述多次,大家都很清楚了。我想现在应当抓紧时间,来讨论具体的细节!”黄兴有些不耐烦了,打断孙医生说。

“我反对!”英俊的陈少白站起来说,“我们起义的宗旨就是要多讲,否则很难去掉中国人头脑里根深蒂固的帝王思想!比如有的同志……”

“少白!”孙医生摆手制止了他,“黄兴的话也有道理,我正打算说具体的安排哩……”

没等他说完,黄兴已经起身质询:“逸仙,如今日本人侵入我国,与满清合谋,兵锋向北。我只问你一句,倘若咱们起事成功,兴中会与北中国如何自处?并入共和国?抑或是拥兵自立?”

黄兴的问题仿佛一把利剑,切中关键!与会人等无不或是低头沉思,或是目光锁定孙医生。兴中会反抗满清的宗旨早就确定,可一旦满清倒台,面对何绍明建立起的共和国,又怎么处理其关系?拥兵自立显然不现实,只要这么办了,那其建立合众政府的誓言就成了笑话!不但如此,甚至有可能被共和国骂成分裂份子!可要是整体归附共和国,大家伙真刀实枪,用鲜血打下来的江山,就这么拱手让人,就算心胸再大度者也难免腹诽。

见众人都用询问的目光看着他,孙医生便解释道,“当前首要的问题是推翻满清,不是考虑太多的时候。教仁已经北上,秘密探寻北地政府之组成……倘若真如所鼓吹一般平等、自由,而不是打着自由平等招牌的独裁政府,兴中会可以考虑与之组建共和政府。”孙医生心里一阵别扭。朝鲜战局翻天覆地,二十万断绝补给的日军被围,任谁都看得出来战争胜负。突入腹地的日军即便再凶狠,哪怕拿下了北京又如何?一旦国防军回师,其败亡不过是时间问题。兴中会如果再不抓住这个机会起事,只怕国防军南下横扫中国之后,再无机会!他苦心十余年,谋划推翻满清,眼睁睁看着江山落入他人之手,这心里……诶,时不我待啊!

听他一番分析,大多都点头同意。

孙医生停顿了一下,转而道:“我已经决定了,下月一号于广州起义。”

黄兴满脸讶然:“经费筹措恐怕来不及吧?”孙医生显然是刚刚下的决断。

孙医生望着他,“很困难吗?”

黄兴皱眉细数:“我算了一下账,我们这次起义,至少需要三十万港币,而目前所筹到的,尚不到一半。”

孙医生:“啊,我这里还有一笔款子,是家兄孙眉刚托人送来的。他将他在檀香山农场的一千头牛卖了。”

说着,孙医生从皮包里掏出一张银票交给黄兴。

黄兴接过银票,看了一眼说:“折合港币约一万三千块吧,可这还是远远不够啊!”

孙医生果断地说:“不够再想办法,但起义的日期不能再推了!再推,就会错过大好时机!”

看黄兴没有吭声,孙医生转对一个矮胖的中年人,问道:“肥佬,你们三合会到底有多少人能参加起义?我得根据人数发给你们费用。”

那个被喊作“肥佬”的三合会首领眨巴着眼睛说:“我们的人多得很,要不孙先生明天早上派人到城里的各个茶楼去查看,凡是手腕上系着个小木牌,在那儿吃早茶的,都是准备参加起义的会员。”

孙医生兴奋道:“好,士良,你明天带几个人去办这事。”

专门负责和会党打交道的郑士良点点头。

孙医生又对另一人道:“再就是起草《讨满檄文》与《对外宣言》的事情。《檄文》我想让朱淇兄执笔,怎么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