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军情再起(2 / 2)

加入书签

可王锐却很清楚,虽说是自己懂得蒸汽机的窍要,又有了邓玉函和王徵这两个大家的帮助。但是受热能、真空理论等学科和整体工艺说破的所限,想要将完善的蒸汽机搞出来,并真正能够成为万能的动力,恐怕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行。

不过不管怎么说,他现在已经看到了蒸汽时代的曙光!

努尔哈赤不顾皇太极的劝告,要亲率大军为阿济格与阿巴泰报仇,出沈阳,举兵向西,直扑宁锦一线而来。

他命令代善、豪格领兵1万直趋大凌河城。阿敏与莽古尔泰领兵1万,径取右屯卫城。

袁崇焕自从宁远大捷升任辽东巡抚后,就开始精心构筑宁锦防线。除了修缮、加固锦州和宁远两城外,还命于大凌河、小凌河筑城屯田。

只是因为时间仓促,眼下大凌河、小凌河与右屯卫的城防都还未竣工,守军加起来也不过2、3千人而已,又如何能抵挡得住上万的八旗精锐?

因此眼见建虏来势汹汹,大凌河与右屯卫的守军未做任何抵抗就弃城而逃,全部逃奔到了锦州。

代善、豪格与阿敏、莽古尔泰两路大军在轻取了大凌河、右屯卫后未做停留,直接左右两路并进,直趋锦州。最终顺利地会师于锦州,并距城3里处四面扎下了营寨,等待努尔哈赤中路大军的到来……

袁崇焕终究是在辽东带兵与建虏对抗了多年,而且又身肩关外安危的重任,所以他并没有像王锐判断的那样乐观,而是认为努尔哈赤多半会兴兵报仇,是以早就做了相应的部署。

他命满桂移驻前屯,孙祖寿移驻山海关,黑云龙移驻一片石。调赵率教执掌锦州的防务,以总兵左辅、副总兵朱梅为左、右翼,统兵三万,准备凭城御敌。

而袁大帅自己则坐镇宁远居中调度,以拒努尔哈赤的大军。

当代善、豪格和阿敏、莽古尔泰的两路大军会师锦州时,辽东经略王之臣有些害怕了,急忙上奏朝廷,请求皇上再派龙虎之师千里驰援,大破贼虏大军,以再显皇上与我大明的天威。

袁崇焕对此则不赞同,如果一遇贼虏来犯就需要朝廷调兵来打,那还要关宁军干什么?还要经略王之臣和他这个辽东巡抚干什么?

他的心中也憋了股气,想要再次大败努尔哈赤的大军,重振自己与关宁军的威名!因此他给朝廷的上奏充满了信心,誓要守住宁、锦二城,重创贼虏。

兵部见辽东两个大佬的意见相左,也不知如何才好,于是又推到了皇帝那里,请皇上来决断究竟是否再派龙虎卫出击。

只不过这时候兵部的心理已经不是对建虏来犯的慌张与害怕,人人都坚信只要威武侯与龙骧卫再度出击,定能击破贼虏大军无疑。只是无论派与不派龙骧卫出击,恐怕都难免会得罪了王之臣与袁崇焕二人中的一个,所以兵部不愿意去做这“坏人”,而是将烫手的山芋扔给了皇帝。

此时王锐也早知道了努尔哈赤大军来犯的消息,不由得颇感意外,在他看来这一代枭雄的此举实为不智。这一次不论自己和龙骧卫是不是出马,恐怕努尔哈赤都难取胜,所不同的不过是败得惨不惨罢了。

由于前番的大胜已经充分证明了龙骧卫和火器的实力,因此眼下王锐对于小皇帝是否再派自己和龙骧卫出击已然抱了无所谓的态度。

因为他很清楚由于火器的成功突破,建虏的致命威胁已可以说是基本解除。现在他的精力已开始重点转移到朝争之上,只有先将老魏彻底铲除,他的下一步计划才能放手大干。正因为如此,所以尽管朝廷上议论纷纷,争论的都是威武侯与龙骧卫该不该再度出击的问题。可是王锐却稳坐钓鱼台,对此毫不关心,这段时间来将时间都耗在了军器局,向邓玉函和王徵尽量讲解蒸汽机的窍要和共同探讨大气压力与真空理论的问题。

小皇帝也出人意料地没说究竟派不派威武侯与龙骧卫出击的问题,而是保持了沉默,这让众臣愈加忍不住猜测纷纷。

就在这个当口,努尔哈赤的中路大军已然抵达锦州城下,开始向城池发动了猛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