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朕要给官员免税之权(2 / 2)

加入书签

当秦构把自己的这一揽子政策摆到大朝会上时,立马迎来一片反对声,不过他也能看出去,那些官员们反对的意愿并不强,毕竟这对他们可是一件大好事。</p>

就算有官员愿意站在大乾的角度考虑问题,那也寥寥无几,所以这时候秦构就敢在他们面前坚持了。</p>

来了一句,“朕心中自有谋划,众卿照办即可。”</p>

大部分官员这时候都不会再问了,毕竟要是问了显得自己没本事。</p>

但已经决意过两年告老还乡的寇谦却不在乎那些,开口道;“臣愚钝,请官家明示,不然臣难以统率中书定策。”</p>

如果可以,寇谦就其实想今年就告老,只是为了把他的位置留给那些最合适的人选,才在那位置上强撑着</p>

见寇谦要问到底,秦构只能继续打马虎眼,“寇相不必多问,只要依朕之令照办就行了,朕不说,也自有朕的用意所在。”</p>

秦构都把话都说到那份上了,寇谦也不能问下去。</p>

而听了秦构之话,刚想要不要给其他官员指明一条路的王安石也没了那想法,细想之后,他就清楚秦构的想法并不简单。</p>

这次秦构的政策实行效果没有让秦构失望,在知县都有免税额度后,各地乱象层出不穷。</p>

有官员接着这个机会收拢本金,自己开产业,自己给自己免税,有官员收商人回扣,把自己的手里的免税额度卖出去,还有官员借那个机会收受贿赂,在其他方面给商人大开方便之门。</p>

甚至有官员直接借朝廷要严查税收的名义,对所属商贾敲诈勒索,御史和东厂的人累得半死,成功让查到的官员比以往多了整整一倍。</p>

当然,那只是御史和东厂的人手不够用,要是够用,谁也不知道会揪出来多少犯官,甚至御史和东厂内部的人也有不少落网。</p>

查各类矿山的东厂表现也很不错,大量私开矿场的商人被捕,钢铁价钱也因为飞涨。</p>

种种乱象,看得朝堂上的官员们心急如焚,他们这时候已经想明白这是秦构给他们出的考题。</p>

要是答不上来,或者答得不好,那仕途上自然别想更进一步,可要是他们答得不错,那自然是会备受重用的。</p>

于是,在一段时间的乱象过后,大乾官员们都不怎么用那免税额度了,毕竟他们暂时不答题,以后也还有答题的机会。</p>

可要是答错了,等有官员知道正确答案后,他们再想抄都不好抄。</p>

然而朝堂上的一些大员们,却对秦构的这个举措颇有微词,在他们看来,秦构有些过于急躁,出的题也太难了一些。</p>

不过他们却不敢对秦构明言这些,要是把话说明,那岂不是在说秦构养了一帮废物?</p>

所以他们的当务之急,还是尽快找到正确答案。</p>

于是,寇谦就带着一帮新党官员去找王安石了。</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