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大减粮价(2 / 2)

加入书签

在秦构那么激进的政策前,王安石也只能说,“这改善匠人民生,务必徐徐图之,臣认为当以降粮价为先。</p>

西洋诸国其地一年三熟,但那些海商觉得运粮无利,都不运粮回我大乾,可令其载多少货,就要运多少粮,其粮全由朝廷收购。</p>

并且近年我大乾赋税大增,也可在粮价上让利于民,将那些海商运回我大乾的粮食以低价售卖。”</p>

这时开始关心底层百姓生计的秦构反问道:“这可会发生谷贱伤农之事?”</p>

“启禀官家,如今我大乾种地之人,已无有多少百姓,具是家有闲财,有作坊的富户,这些人不惧谷贱,且我大乾之前又有保粮产推出的强制储粮之制,也不担心境内粮产大减。”</p>

秦构这时候又向其他官员问道,“众卿以为如何?”</p>

那些官员这时候也都看清楚了,原来秦构和王安石那一唱一和,那一刀是要那样割的啊。</p>

大减粮价,又让那些富户不得不种粮,这是割那些不出海,持有大片土地的商贾,强令海商必须运一半没什么利润的粮食回来,这又是在割那些海商的肉。</p>

如果是之前没有秦构和王安石在那一唱一和,他们怎么都要反对反对的,可秦构看了王安石的作坊都颇为不满,看了其他作坊更是暴跳如雷。</p>

又在王安石之前,提出了那么一个要把所有富商宰了去养普通百姓的激进政策。</p>

人都是喜欢折中的,现在被秦构和王安石那么折腾,他们也说不出什么反对的话,一个个却又不想附和,只能沉默以对。</p>

秦构就当那些人是默认了,冲王安石道:“王卿,如此一来,要查验海商,市易司交易的东西也多了,肯定要多派些人手,不知你觉得何人合适?”</p>

那些官员听了又一阵咋舌,这是明着帮王安石扶持党羽啊,不过王安石嘴里冒出来了一句让他们更加震惊的话。</p>

</p>

“臣不知何人适合担任其职,私以为此乃经学取士之不足,合适人选太少之故,如今我大乾与之前截然不同,只懂经学之理远远不够,在取士时也应当加一些如何治理一方的实务之问。”</p>

秦构嘴角抽搐了几下,他好心帮王安石扶持党羽,这王安石还给他讲起条件来了,又冲那些官员问道:“众卿以为如何?”</p>

曾公亮应道:“臣附议,只是要增加何种实务之问,还需要在朝会上细细商议才行?”</p>

这你们都不反对吗,不是说这些学儒的官员都要死抱着儒学不放吗?</p>

那些官员不反对,那自然是因为他们认为那所谓的实务之学也是儒学的一部分,并且考一些实务也确实有好处。</p>

只是具体考什么东西,他们也要在里面插一手的,不可能让王安石以他荆公新学的内容去考。</p>

有些傻眼的秦构只能点头道:“那就先搁置此事,等朝会再议。”</p>

也许是因为他今天干了一件人事的缘故,等到他回宫时,就听到了淑妃有孕的消息。</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