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印度,秦构的新家(2 / 2)

加入书签

不如只派遣万人左右的援军,多给仆从军配备良甲,同时东瀛已经将要安稳,到时魏厂公可继续下西洋,传播我大乾教化,探寻前往天竺的海路,以及一路上的海况,到时走海路入天竺方为上策。”</p>

现在的大乾有了蒸汽机,盔甲的价钱更是直接跌到了谷底,就算是寻常捕快就能有一件钢甲,给那些仆从军发钢甲根本不是问题。</p>

只是秦构见不能多派远征军损耗国力有些失望,不过他心里也清楚,在可以走海路的情况下,那些官员是不会让他大肆派遣陆军千里迢迢走过去的。</p>

也点头道:“那就依文相所言,这征讨天竺的事务必要快,不然若我大乾货物再出现卖不出去的情况,一时半会还找不到可以吃下那么多货物的王土。”</p>

催了一下那些官员后,秦构又想到了东瀛安稳的事,现在东瀛一安稳,那他将来一大家子搬家的事就可以提上日程了。</p>

“秦戈如今已有七岁,但其心智已经不逊色于寻常十五岁的少年,可以出京就藩了,正好东瀛如今已经没有国主。</p>

就由他任东瀛国国主之位,封号徐王,以后东瀛就改名徐国。</p>

而徐国是新成为我大乾近藩的,国内乱象诸多,不能以寻常近藩的规矩办,徐王就是徐国国主,有一切徐国之权,众卿以为如何?”</p>

那些大臣们虽然清楚这是皇帝家事,自己不应该多嘴,但还是被秦构的心狠手辣吓了一跳。</p>

秦戈将来长大后,虽然要面临父未老,子已壮的尴尬局面,不太可能即位,但他终究是个嫡长子,又才七岁,秦构怎么能这么早就把他撵到东瀛去呢?还是去东瀛。</p>

至于将来秦戈在东瀛权利那么大,会不会有什么藩王之乱,那些大臣丝毫不担心,那徐国就一个岛国,以大乾海军的实力来说,只要以后的徐王不昏头,就不可能作乱,正好给他一个国家好好补偿补偿。</p>

王安石见没人说话,就只能是他这个宰相说了,“启禀官家,徐王年纪幼小,不如先派遣大臣打理徐国,之后再就藩。”</p>

把秦戈早早撵出去,秦构自己也心疼,不过他更清楚将来徐国能不能在大乾灭亡后独立存在,就要看根基是否牢固,所以必须让秦戈早点过去扎下根基。</p>

至于派大臣过去打理,那将来徐国的根基是那个大臣的,还是秦戈的呢?将来大乾出事了,秦戈没了依靠,那徐国的臣还愿意当臣吗?</p>

于是秦构反驳道:“此事朕心意已决,王相不必再劝。”</p>

王安石也不能多说什么。</p>

然而在这天的朝会过后,秦构那驳斥天竺靠转生忽悠普通百姓的话也引来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变化。</p>

大乾官员们都不太喜欢拜佛了,道士们也说和尚居心不良,和尚没办法反驳,只能将自己的教义改一改。</p>

秦构更没想到,自己后宫也为这事起火了。</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