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谁能发财?(2 / 2)

加入书签

“臣不知,要是施行得当,有个好结果,就算时机不好也不会显现出来,所以乾国之事只可参考,何时行何政,王上不仅要考量局势,还要思虑官员之能。”</p>

</p>

“刘卿此言大善。”</p>

在决定要公转私之后,乌春舍隔了一天就和那些金国官员商量章程,然而看多远才能走多远。</p>

作为金国最顶端的那一批人,乌春舍对金国的情况很了解,也可以通过渠道知道大乾的整体情况,可他看不到乾国商人的一些小动作,更看不到那些乾国商人挖的坑。</p>

至于乌春舍下面的那些官员,就更看不到那些东西了,他们只会和乌春舍一样,走视线范围内最好走的路。</p>

大部分官员都十分赞同金国产业公转私的政策,毕竟那么一改之后,他们作为肉食者,金国那么多好产业,可是有很大概率成为他们自己私产的。</p>

对于这个坑,乌春舍和刘二牛看得很清楚,也想了办法去避开。</p>

官员要是想借助这好机会自己经商没问题,可要是想通过一些不法手段,强行把所有的东西搬到自己家里,商部的人也不是吃素的。</p>

各种改革的政策出台开始执行后,看上去就和乌春舍以及刘二牛他们预料的一样,金国各种产业的股票大涨,同时也有不少金国百姓及官员选择自己经商。</p>

一切好像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金国原来的公营企业发展势头很不错,卖出了一些股票后,有了扩充产能的钱,在金国制度下待遇不怎么好的农人也越来越少。</p>

那些真心不乐意吃大锅饭的人也都自己单干去了,对公营企业的意见也少了许多。</p>

可灾难来的就是那么突然,大宁远洋公司在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提升产能,按时将所有货物都生产好之后,却突然发现自己的那些东西没人要了。</p>

金国的那些小私营产业情况还好一点,像大宁远洋公司这样的大型公营企业遭遇的问题反而特别大。</p>

因为他们的话事人为了获取资金的同时保证对公司的控制权,都或多或少借了一些钱。</p>

“乌春兄,听说你碰上大问题了啊?”</p>

听到这个声音后,乌春翰眼珠子都红了,他可没忘自己眼前这个商人给自己介绍了多少大主顾。</p>

但他还是勉强保持了一丝理智,没有直接动手,而是讽刺道:“现在公司的股价暴跌,沈员外这份闲情逸致可真难得啊。”</p>

那沈姓商人笑道:“我能笑出来确实很奇怪,可乌春兄你这副神态同样很奇怪,现在这局势对乌春兄不是一件好事吗?”</p>

乌春翰提起戒心皱眉道:“此话怎讲?”</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