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关于任务的猜想(二合一)(1 / 2)

加入书签

 在准备建造追捕卫星前,还需要做很多准备,</p>

首先便是一个基地,而后是航空计算机,</p>

如今他身处火星,</p>

而他系统中的蓝图数据,皆是以蓝星作为原点计算的。</p>

因此捕捉卫星的轨道必须要重新设定计算,</p>

想到这两点王猛也没有在犹豫,</p>

找到一处平坦的地方便开始了今日的工作,</p>

……</p>

火星,</p>

在高达万米的,阿尔西亚山下,</p>

王猛如同蚂蚁一样忙碌着,</p>

采矿、提取、而后建筑的蓝色虚影出现在了一块平整的空地上。</p>

在建造枪喷射的材料浇筑下,</p>

蓝色的虚影渐渐浇筑为实体,</p>

如果这是个游戏世界,此时应该跳出了第一个成就奖励:</p>

成就:完成第一个人类火星建筑。</p>

“嘶!有些内急……”</p>

王猛嘀咕了一声,跑进了新建的建筑中,</p>

虽然宇航服中有着自循环系统,</p>

但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他,心里上还是难以接受的。</p>

而很快,王猛又将获得了一个成就,人类第一次在火星上……。</p>

再次回到外面的王猛,看着新建造好的基地,暗自点了点头,</p>

对于他来说,大华在柴达盆地实验过的火星实验基地虽然小了一点,但里面的布局却让人很舒服!</p>

“而且火星基地的建造难度似乎要比月球前哨基地的建造难度要小上不少!”</p>

</p>

对比着系统中的数据,</p>

他发现的确如此,</p>

而且相较于月球和其他星球。</p>

火星是目前最好的一个选择,</p>

虽然火星大气只有蓝星的百分之一,</p>

但在火星地表依旧有着500帕的大气压强,</p>

相较于蓝星101千帕的标准大气压,这点气压相差了十万八千里。</p>

可就是这点压强,让火星基地的气密工作轻松了不少,</p>

要知道在这个缺氧的环境中,</p>

最怕的一件事情,就是夜晚睡觉时,因为气压不稳,导致身旁漏气或者爆炸。</p>

而除了氧气外,</p>

还有另外三个限制条件,</p>

温度、水、距离。</p>

火星的平均温度为零下63摄氏度,最低地方有零下133摄氏度,最高地方有30摄氏度,</p>

可温度却不能这样平均计算,</p>

就像他与蓝星首富进行平均一样,</p>

蓝星最冷的南极点可以达到-89.8摄氏度,</p>

最热的卢特沙漠有70.7摄氏度。</p>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要衡量温度还要看具体位置,</p>

而他现在所处的位置在火星赤道,</p>

这里最冷时只有-71摄氏度,最高时甚至能达到30摄氏度。</p>

而在蓝星,人类居住最冷的地方的记录是奥伊米亚康,</p>

在那里的冬季温度,也能达到-70摄氏度的记录。</p>

抛去其他因素这样的温度已经在人类现代科技的承受范围内。</p>

火星基地的保温已经不需要月球基地那么麻烦。</p>

而剩下的两个问题,</p>

水和距离。</p>

距离王猛没有办法解决,但水……</p>

“要是能在火星上造一个湖泊,一定可以吸引蓝星的人到来!”</p>

“等将捕获卫星送出去也许可以考虑一下!”</p>

毕竟他有可能要在火星度过漫长的时间,</p>

真要一个人生活在这孤独的星球上,</p>

长时间的精神压力,可不好受。</p>

想到火星生存问题的同时,王猛还在继续工作着,很快轨道计算机建造完成,</p>

而接下的便是选择捕获卫星,</p>

在系统蓝图中查找了片刻后,</p>

他发现自己似乎没有什么选择,</p>

要想追上这五颗卫星,只需要考虑一个条件,那便是速度。</p>

而说到速度,人类迄今为止最快的探测器,非帕克探测器莫属。</p>

而帕克已经是老熟人了,</p>

曾为他赴火蹈日,率先掠过太阳近日点,提供了能够安全通过的数据。</p>

“没想到现在又要用到帕克了吗?”</p>

帕克探测器虽然只是用于太阳的探测,</p>

但回想起帕克太阳探测器头顶那一块像是盾牌的巨大隔热板,</p>

看起来确实更适合撞击那五颗卫星的尾部。</p>

不过要用帕克卫星,还有个重大的问题需要考虑,</p>

它的身上并没有核电池,</p>

在距离太阳近的时候还好说,它身上的太阳能发电板还能提供电力,</p>

可一但越过海王星轨道,</p>

太阳光基本无法给帕克的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稳定的电力,</p>

只能充电几日后才能用一次,</p>

而当帕克号,越过冥王星轨道,</p>

太阳能电池板将基本失去作用。</p>

这样的问题对于他倒是不难,只要给帕克加装核电池和隔热材料便可,</p>

真正的问题还是如何加装用于捕获卫星的小型机械臂。</p>

因为靠近太阳的缘故,必然不能像空间站那样外挂,</p>

因此只能先装在盒子里,挂在帕克探测器的身后,</p>

可这样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p>

帕克的质量改变了太多,推进方式和轨道推算也需要重新设计,还有机械臂的程序设计,</p>

在那样遥远的距离,一切智能靠自动化,</p>

这些问题困扰了王猛片刻,但他很快便想起一件事情,</p>

他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人了,现在他有地面指挥中心的支持,</p>

这种问题已经不用他自己思考了。</p>

而且那五颗卫星可能带来未知危险,也应该让地面知晓,</p>

想到这里,王猛停止了建造,回到登陆返回舱,开始联系地面。</p>

……</p>

半个小时后,</p>

大都地面指挥中心,</p>

一名地面的工作人员,正盯着屏幕。</p>

“这次应该是核电池温控单元的数据!”</p>

“来了,准备整理到核电池技术中!”</p>

然而下一刻:</p>

“这不是核电池的技术,这是……”</p>

此刻在指挥大厅右上方的一个不大棕色的玻璃室内,已经坐满了人,</p>

这里面虽然有着一些航空方面的专家工程师,</p>

但大部分都穿着核物理研究所服饰的工程师和专家,</p>

他们看着手中的平板电脑,</p>

不时的发出恍然大悟的感叹声,</p>

这时坐在老长官身旁的一个中年人,放下手中的平板笑着说道:</p>

“这下我们的核动力航母的进度能加快不少,</p>

这个王猛真是我们的福星啊!”</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