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刘铭传(2 / 2)

加入书签

陈玉成不敢恋战,虚晃一枪,回马就走。刘铭传哪里肯放过他,连忙催马追上,一边追还一边喊:“四眼狗,哪里跑!吃你刘爷爷一刀!”

陈玉成听了这话,差点没气吐血。但是他为一军之主帅,如今大敌来袭,哪能与人私斗?陈玉成全做听不到刘铭传的叫骂,继续纵马回奔。

陈玉成麾下几员将领,看出王爷的意思,连忙上前接住刘铭传,与其厮杀在了一起。

刘铭传看到陈玉成逐渐跑远,不禁高声叫骂:“四眼狗,你个胆小鬼,还当长毛的王爷,我看你连给我当个亲兵都不配!”

陈玉成此刻就当听不见刘铭传的叫骂了,直接返回本阵,问到:“情况如何?”

一人回到:“清妖起码三四万人,正快速赶来,现在距离此处不足二十里!”

陈玉成又调头看了旁边的将领一眼,那人甚是机灵,连忙说到:“大批船只都被清妖烧了,现在运送速度很慢,估计起码要三个时辰才可以将全军运送过河!”

陈玉成皱着眉头想了半响,最后说到:“选出三千人马,由本王带着去拦截清妖!尔等速速渡河!”

三千人马阻截三万人马,这摆明了是准备拼着全军覆没也要拦住清兵了。。旁边的太平军将领哪能同意主帅去送死?

“王爷,末将去吧!”当即,数员战将就跪在了陈玉成的脚下。

陈玉成叹了一口气,说到:“此为必死之战,众将都跟随本王已久,本王哪里舍得众位去送死?”说完,陈玉成双目之中泪光隐现。

其实,陈玉成说要亲自去阻截清妖,完全是客气话。。倒不是他贪生怕死,而是因为他身为一军主帅,如果遇难,那这六万太平军就会群龙无首,局面将会更加困顿。为了天国大业,陈玉成也知道,他不能死!

这面太平军诸将还在争执不休,那边清兵却越来越近了。李明峰和李续宜生怕刘铭传和吴长庆被人家一口吃掉,所以一直是急行军。

刚才在二十里外,李明峰就下令开炮,一是为了振奋‘庆’‘铭’两营的士气,二是为了震慑长毛。

果然,听到远处炮响,正在苦战的常胜军士兵本来有些沮丧的心情,又振作了起来。长毛的阵脚也逐渐乱了,陈玉成也已经打消了吃掉刘铭传和吴长庆的念头了。

这时,陈玉成已经安排完毕,他的堂弟陈玉功率三千人马阻截清妖主力。麾下大将蓝成春带一万人马继续围剿江边的吴长庆和刘铭传,陈玉成则亲帅大军渡河。

陈玉功今年二十二岁,也是一员勇将,当此危局,他主动请缨就是替陈玉成收拢军心。。这次摆明了是去送死,如果陈玉成派别人去,难免有些伤了军心。陈玉功是陈玉成的弟弟,他去送死,则堵上了小人之嘴,也让太平军将士明白,英王爷并不徇私!

陈玉成见到堂弟请战,也明白他的意思,点了点头,表示抚慰。

----------------

天当正午,清军探马来报,说有数千长毛奋勇杀来。此时,湘军与常胜军都疲惫不堪,李续宜和李明峰对这几千长毛也不敢大意,连忙下令列阵待敌。

这边阵势刚刚摆好,那边陈玉功就率领三千死士杀来。看到敌人数量,李明峰心中不禁一轻。常胜军就适合这种作战方式,只要敌人数量不够多,火枪火炮就完全能够在敌人冲上来之前将敌人全数消灭。

敌人如此之少,李明峰索性连火炮都停止使用,当敌人靠近到两百米的时候,他才下令使用火枪进行射击。

四千名使用火枪的常胜军士兵对上三千手执冷兵器的长毛,这根本就是毫无悬念的。虽然经过多次厮杀,这些长毛对火枪已经有所了解,他们采用了匍匐前进,执盾前进等多种冲锋方式,但是仍然避免不了被单方面屠戮。

长毛的任务不是进攻而是阻截,所以见到形势不妙,陈玉功就下令停止进攻,就近找掩体躲避,准备等湘军过来再行近身攻击。

虽然太平军从进入火枪射程,到陈玉功下令士兵躲避仅仅过了三四分钟,但是就这几分钟之内,太平军就被击毙上千人。

李续宜站在后面督战,看到此情此景,不禁感叹到:“西洋武器果然犀利,常胜军真是名副其实。”

经过多次和常胜军配合,李续宜得出一个结论——在兵力相等或者占优的情况下,列阵完毕的常胜军根本就是一支无敌之师。李续宜已经打定主意,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将手中的部队也武装上洋枪洋炮!

“剩下区区一两千小长毛罢了,不足为患,冲!”李明峰见到长毛如此不堪一击,直接就下令冲锋,准备以泰山压顶之势解决这些碍眼的家伙。

在李明峰的命令下,四千常胜军持枪前进,李续宜怕出意外,也下令五千湘军配合进攻。

看到清妖靠近,陈玉功从一个土坑中站了起来,拔出佩刀,喊道:“报效天国,在此一役!杀!杀!杀!”

躲避在土坑中、大树后的残余太平军死士,得到命令,立刻冲了出来,与湘军、常胜军进行肉搏。

此时的清兵,疲惫不堪,手足乏力,近身战又无法发挥出火枪的优势。而太平军则是抱定了必死之心,发挥出了比往常要强大数倍的战斗力。此消彼长,太平军瞬间就将局势改变了。

当然,所谓的改变,也仅仅是从单方面屠杀变成了双发互有伤亡。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