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启程赴京(2 / 2)
龚橙听了这话,仍然没有缓解忧虑:“但愿如此吧。”
李明峰见状,也没有继续解释,转口说道:“龚大哥,这次回去以后,你也就不用四处奔波了,我看你还是到直隶帮我镇守保定吧。。”
龚橙不解的问道:“保定文有邱青林,武有吴长庆,运作的很好啊。”
李明峰摇了摇头道:“邱青林毕竟是士子出身,读的都是孔孟之道,让他管理衙门事务还成,但是要让他在保定进行资本主义的工业改造,就勉为其难了。吴长庆带兵打仗还成,但是却欠缺点胆略。这次我让你到保定去,是为了征召些兵马,凭吴长庆的胆略,无法胜任。”
听了这话,龚橙深深的看了李明峰一眼,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李明峰的含义。老李所谓的胆略,就是指“造反”的胆子。虽然吴长庆对李明峰很忠心,但是李明峰这次是想要大规模扩军,想要直接对抗朝廷,没有“天大的胆子”的人,是无法胜任的。
龚橙多少年来,一直琢磨着要推翻清朝,李明峰将这个任务交给他,那是最适合的了。。
李明峰继续说道:“新疆一役,常胜军损失惨重,急需新兵补充。而且这一战也让我看明白了,我们要建立完成的兵役体制,不能总靠临时征召士兵。常胜军的老兵,虽然善战,但是也都是南征北战十几年的老兵了。
他们年纪大了,再过个五年七年的,这些士兵逐渐步入中年,就不能依靠他们上阵杀敌了。我们要建立成熟的兵役制,每年要征兵多少,然后退役多少,形成制度,这才能保证常胜军的战斗力。
而且保定经过这四五年的工业建设,整个军工体系基本完善了,每年除了外销的武器之外,还能剩下五万条前膛枪和两万条后膛枪。这些武器足够武装二十万常胜军了,武器弹药已经不再是常胜军扩张的阻力了。只有兵力多了,龚大哥的理想才能实现啊。”
龚橙的理想是什么,大家心知肚明,不好直接挑明。。
龚橙有些不解的问道:“可是朝廷只给了常胜军九万名额啊,辽东和保定都有朝廷派的监察官员,一旦增兵,恐怕难以瞒过朝廷的耳目啊。”
李明峰道:“那就要我们想办法分兵了。比如这次新疆扩军,就在朝廷的视野之外,整个新疆都是我的势力,朝廷的手现在已经伸不进新疆了,常胜军在新疆到底是有一万人还是三万人还是五万人,朝廷绝对调查不清楚。
朝廷能监督保定有多少军队,能监督辽东有多少军队,但是在外的军队,朝廷却监督不过来。我们就是要藏兵于外,让朝廷也无法具体查探我们的真实实力。”
龚橙提醒道:“大清也就只有一个新疆罢了,中原十八个省,哪个不是在朝廷监督之内呢?藏兵在任何一个省都休想瞒得住朝廷。。”
李明峰似笑非笑的道:“谁说我要藏兵中原的?”
龚橙问道“那还有哪里能让咱大清的军队驻扎?”
李明峰笑着答道:“这次西征让我明白,咱们可以藏兵于国外,或者藏兵于战阵。只要一直打仗,朝廷总不能让我们裁军吧?咱们的兵马都在外面打仗,或者驻扎在外面,朝廷也无法准确探知咱们的人数。”
看到龚橙还不是很理解,李明峰更加详细的解释道:“其实这都是前人们用了无数次的招数了,所谓的养寇自重吗。当年吴三桂就不断和安南那边的人作战,就是为了让朝廷无法削减他的兵力。咱们也可以不断的挑起事端,朝廷能调动的军队,只有十万新军。
大清还要靠这十万人马保卫京师呢,即使有战争,也绝不会调动这些人马。到时候,朝廷还得依靠常胜军出征。既然要靠我们出征,他总不能让咱们裁军吧?只要咱们在外不停的作战厮杀,朝廷就不知道咱们到底有多少兵力。那样常胜军在直隶不停的征兵也就名正言顺了!”
“养寇自重。”龚橙忍不住赞道,“好计谋!”
李明峰又叮嘱道:“但是你在征兵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政治审查,免得混进来奸细。尤其是保定的军校学生,绝对要注意思想考察,一旦有朝廷安插的探子进入常胜军高层,那事情就不好办了!”
虽然不明白什么叫政治审查,但是联系李明峰前后所说的防止探子、奸细,龚橙也大略的知道老李是什么意思,不禁应道:“恩,此事你放心吧,包在我身上。”
从金州到北京,尤其是还押运着战利品、俘虏,再加上李明峰时不时的还要坐轿子,导致这段路程足足的走了半个月。
同治六年五月初,李明峰一行抵达北京城外,距离很远李明峰就看到了城门下旌旗林立,无数官员在城外的凉棚内等候迎接。
清朝制度,出兵打仗,要走德胜门,意思就是图个吉利,希望能够得胜而还。而收兵回来,则要走安定门,意思就是希望以后都能平平安安的,不再有战争。李明峰算是收兵回来,所以走的就是安定门。
ps:刚刚看到新闻,曾经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华国锋同志去世了。很感慨,跑到新浪上去看,竟然没有这条新闻!搜狐也没有这条新闻,网易和腾讯也把这条新闻放到了小类别里,根本不在显目的位置。几个大门户网站的显目位置的新闻,都是挂了两三天的短跑运动员刘翔同志受伤的专题。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