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血腥对战(2 / 2)

加入书签

“分为战列队、攻击队、应援队,拔刀队亦分为三队,自左右、中央拔敌垒,战列队进而据之。当日采用了这样的战术。”

“以如上部署,自拂晓进击。贼不料我军突入,狼狈舍垒而走。因此停止炮击,上刺刀呐喊追击。”

“拔刀队与镇台兵共挥刀而进,遂攻略萨摩军之三个堡垒。萨摩军舍弃战死者而退,或与伊势坂之友军汇合射击在坂道上的官军。其势猛烈,官军不能追,转而进行炮战。至午后,萨摩军攻势转盛,官军弃所占领之垒而退却。……”

“萨摩军拔刀队屡屡困扰官军。此日,官军拔刀队所以能与萨摩军相抗者,乃是拔刀队战力平等,然两相比较,官军兵虽多,而平民之战力究竟不及彼之武士。”

在政府军的拔刀队中,也有不少东北各藩的旧(www.hao8.net)藩士,在戊辰战争中,他们被击败,并被目为维新的敌人,因而他们对倒幕四强藩之一的萨摩的仇恨由来已久。在报名参加者中,不少就是抱着复仇心态参加的。据说“有会津藩士某,挺身奋斗,斩贼一人。其斗时,大声喝道:‘戊辰的复仇!戊辰的复仇!’”。新仇旧(www.hao8.net)恨,使得双方拔刀队之间的战斗格外的严酷。这一天,萨摩军战死681人,政府军战死825人。

7月5日,为了解除萨摩军的威胁,政府军展开对蘅屏山的争夺。按照前一夜的会议结果。投入兵力为“进击队”,辖步兵三个中队,指挥官为迫田上尉。“应援队”步兵三个中队,指挥官为吉田上尉。此外拔刀队也归属应援队,另有预备队步兵四个中队。

7月5日清晨,恰逢大雾,咫尺莫辨。政府军的原定计划是5时集结,6时发动攻击,然而萨摩军却先摸了上来。这支军队共计800余人,全部配备以法国新式的海军弹仓式步枪,由第四大队第五小队半队长河野喜八率领。萨摩军从4时开始行动。后来还有部分援军加入,清晨时分已经摸到了蘅屏山下的政府军堡垒附近。突然一起呐喊突入,萨摩军措手不及,狼狈逃窜,阵地落入政府军手中。

野村大佐获知蘅屏山下的阵地丢失,即命令近卫步兵一个中队前去支援,为此更改了先前的计划,将兵力集中到了蘅屏山一带。然而蘅屏山的地形易守难攻,山腰间树木很少,缺乏可以遮蔽的物体。稍微一抬头起身,就会被击中。政府军不顾伤亡,反复进攻。终于逐渐将萨摩军击退。下午一时,政府军夺回了两个堡垒。而萨摩军仍然在山顶坚守,并增派了兵力。政府军也集中了兵力,派出拔刀队100人从小路匍匐前进,靠近至萨摩军阵地七、八十米处。然后四处一起喊杀冲上,在付出重大代价后,终于在下午4点占领了全部阵地。但在傍晚时分,萨摩军以奇兵队为先导,重新发起进攻。一举将占领山顶的政府军全部歼灭,按照《西南战记》的描述:“此战萨摩军死700余名。伤570名。官军战死者无虑1200名以上,如所谓拔刀队。100名中死者52人,伤者36人,可谓精锐殆尽。”而政府军刚刚组建的狙击队,在此战后因为全员或死或伤而自动解体。此日战斗的激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同日,在其它阵线也爆发了激战。当夜,萨摩军又袭击了安娱方面的政府军,由贵岛清率领新到的一部萨摩军,以拔刀战的方式突入。遭到攻击的是原大阪镇台军第八联队的一个中队,这支部队主要由大阪人组成,任务是担任向导,战斗力低下,对萨摩军的拔刀队战法十分不适应,因此陷入一篇混乱,甚至出现了误杀友军,或者逃跑时慌不择道,从沟中跳下,被同队的枪刺刺死的情况。幸而近卫步兵赶到援助,才稳定住了战线。

经过连日激战,政府军的将领们都意识到萨摩军难以战胜,收复大阪的战略目标已然无法实现,而且因为没有了海军的支援,“冲背军”随时可能受到来自海上的敌人攻击,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因而做起了撤兵的打算。但现在海道已断,又没有船只,无法象来时的那样从海上撤离,对此儿玉源太郎建议北上寻机突围,撤往名古屋,和政府军主力会合,前来增援的警察队首领小警视田边良显也认为可行,并愿意为诸军先导,曾我佑准少将表示同意,于是北上突围之议遂成定局。

7月6日至8日,战斗重新开始。8日夜,萨摩军召开作战会议,决定9日停止攻击,重整部队,然后在10日发动总攻击,以期一举突破政府军的防线。其部署为:首先在青山町一带发动佯攻,以吸引政府军的注意力,再以主力大胆潜入到安娱口的政府军阵地前,不顾左右两侧的政府军阵地,直线发动突击。之所以将主攻方向定在安娱口一带,是因为此处距离雉苜的直线距离最短,一旦突破,就可以前进到雉苜,进而威胁政府军阵线的整个态势。当日,萨摩军投入的总兵力大约为8000人,用来安娱口突击的前锋部队为拔刀队和步兵10个中队,以三发号炮为令,开始总攻击。

从9日下午开始,萨摩军开始攻击青山町一带。而突击部队则在凌晨5点集合,6点进发,乘着天色未明,由安娱口的溪谷间悄悄接近政府军阵地。号炮一响,突击部队即奋勇冲击,首先在右翼形成突破,攻占了政府军第一线的堡垒。

萨摩军炮兵以12门火炮支援此处,向纵深的政府军阵地猛烈开火。由于萨摩军的攻击毫无前兆,而且政府军也没有发现摸近的突击部队,因而政府军在遭到攻击后,仓惶失措,还击也十分凌乱,很快就被萨摩军压制。(未完待续)

ps: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