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师老无功(2 / 2)

加入书签

由于法军凶猛的火力。乾军的进攻一筹莫展。法国人托马兹在他的《印度支那征服史》是如此描述的:

“9084年3月21日至5月22日,法军二千名为乾军二万五千名(有夸张,直接参加进攻的乾军总数不过一万,而且还不是同时投入战场)围攻。乾军武器良好,作战勇敢顽强,其进攻河内之坑道及防守之工事,均获法军官一致赞扬。乾军七次进攻,三次摧破城墙。城墙缺口填满乾军尸体。”

面对惨重的伤亡,乾军的士气低落,林苑生也意识到这样的进攻只是浪费士兵的生命,没有任何效果,5月22日夜,林苑生召集诸将会议,桂军将领陈朝纲等人颇为沮丧,认为再打下去没有意义,应该撤兵,黄守忠和吴凤典等黑旗军将领和今野岩夫则认为应该等那门120毫米大炮到来后继续进攻(由于雨季提前到来使得道路泥泞难走。这门大炮还在来河内的路上艰难跋涉),刘仁义则默(www.19mh.com)不作声,会议最后的结果,在林苑生的一意坚持下,还是继续进攻,但林苑生听从了今野岩夫的建议,不再盲目发动进攻,只是严密合围,只等那门120毫米大炮到来。同时林苑生还向赵沃接连求助,要求再派援兵。

由于原来助刘仁义作战的滇军炮手为主力的炮队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林苑生意识到了乾军攻坚武器的缺乏和洋炮的作用,这一次一改以前只要旧(www.hao8.net)式劈山炮的作法,向赵沃打报告“请徐帅解大洋炮一二尊前来助力,则河内可破。法夷可灭。”

赵沃接到林苑生的报告后,立刻向顶头上司徐延旭发了呈文,请派援军和调拨前线需要的大洋炮,徐延旭倒是同意了,援军自然是可以派的,但大洋炮一时却上哪里找去?现在和船政及北洋方面联系调炮倒是可以。时间却来不及,徐延旭仔细阅读了以前往北宁调运的军械物资,发现曾经调拨给黄桂兰的火炮当中有两门船政用退役的海军舰炮改装的100毫米陆战炮,还有配足的弹药,于是他便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赵沃,要赵沃从黄桂兰处调这两门大炮,送到前线给林苑生使用。同时他也给黄桂兰发了命令,要黄桂兰派兵支援林苑生。

赵沃得了消息后便立刻派人前去黄桂兰处索要大炮,并要黄桂兰派兵支援林苑生,黄桂兰答应得倒还算痛快,但声称那两门大炮因太过沉重,“转运不便,各营不愿领用”,一直放在仓库里没动,现在他那里军火物资也不少,得找一找才行,让赵沃耐心等待;至于派出援兵,黄桂兰答应派出张勋所部“精武营”1200人前往,但因“军械不齐”,请赵沃稍等几天,“俟军械齐备,训练完全,立刻出征。”

□□□□□□□□□□□□□□□□□□□□□□□□□□□□□□□□

□□□□□□□□□□□□□□□□□□□□□□□□□□□□□□□□

□□□□□□□□□□□□□□□□□□□□□□□□□□□□□□□□

□□□□□□□□□□□□□□□□□□□□□□□□□□□□□□□□

□□□□□□□□□□□□□□□□□□□□□□□□□□□□□□□□

□□□□□□□□□□□□□□□□□□□□□□□□□□□□□□□□

□□□□□□□□□□□□□□□□□□□□□□□□□□□□□□□□

□□□□□□□□□□□□□□□□□□□□□□□□□□□□□□□□

□□□□□□□□□□□□□□□□□□□□□□□□□□□□□□□□

□□□□□□□□□□□□□□□□□□□□□□□□□□□□□□□□

□□□□□□□□□□□□□□□□□□□□□□□□□□□□□□□□

□□□□□□□□□□□□□□□□□□□□□□□□□□□□□□□□

□□□□□□□□□□□□□□□□□□□□□□□□□□□□□□□□

□□□□□□□□□□□□□□□□□□□□□□□□□□□□□□□□

□□□□□□□□□□□□□□□□□□□□□□□□□□□□□□□□

□□□□□□□□□□□□□□□□□□□□□□□□□□□□□□□□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