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章 法国轴人(2 / 2)

加入书签

顺化,城郊。

“行啦,我们不要争论了,把人集合起来”法国陆军中校杜森尼突然打断了谈话,从木房的犄角后面转了出来。

谢瓦里埃少校的话只说了半截,便咽下去了。他的两腿细长、身躯干瘦。长得又不匀称,披一件黑色的军服。夜幕迅速降临,在黄昏里可以看到他那张被强烈的阳光照射熬黑的、过早地布满皱纹的脸不满意地抽搐了一下。少校沉默(www.19mh.com)了一会儿。表示不同意中校的意见,然后甩开了大步,顺着雪地里隐约显出来的小路,向木房的门口走去这间屋子的门掩得严严实实。可是现在已经没有必要再关了,谢瓦里埃把门使劲推到一边,门摇摇晃晃地斜挂在一个合页上。

“起来出去集合”

杜森尼中校停下来侧耳细听。屋子里的轻言细语立刻听不见了,里面鸦雀无声,这个口令所必将引起的一切象是把大家弄呆了。这本来是部队里一个普通口令,可是现在对每个人来说。它包含的意义就太多了然而紧接着里面的人都轻手轻脚地一齐行动起来,说话声也听见了。一会儿就有人第一个胯出了黑糊糊的门洞。走到外边的空地上。

“快出去什么也别拉下,我们不回来了”从屋子的木头墙里面传来谢瓦里埃的关切而又严厉的声音。听来有些喑哑。

少校心里有气,看来他到底也没有同意中校的意见,尽管表面上几乎一点也没有流露以来。不过谢瓦里埃自己生多大的气都可以,这是他个人的事。但只要这里是他杜森尼中校指挥,决定权就属于他,而他已经做出了决定,一个最后的、不可更改的决定:必须而且马上从这里出发。因为绝不能再漫无止境地拖延了他已经等了将近六昼夜。离目的地原以为很近,只有三十来公里,刚才一量地图,才知道是六十公里;实际情况自然还要远些他们要做的事情毕竟太多,因此不能浪费掉现在对他们来说十分宝贵的时间。

中校断然拿起靠墙放在最边上的自己那支步枪,往空地里走了三步,站在快速排成队形的士兵们面前。士兵们忙着拿武器,戴军帽。尽管杜森尼中校尽力减轻负担,但带的东西还是过多。法国士兵们的军衣下面背囊、枪支、刺刀、弹药盒和子弹带挂满了一身,个个显得臃肿难看。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带上行营炮、山炮和机关炮,还有加特林机枪,这些都是很大的累赘。但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需要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

在得知乾国“前来平定暴乱的军队”以少胜多,彻底打败了河内城的“黑旗军匪帮”后,新任东京远征军司令米乐中将认为法队应该出动前去占领河内城的租界区,显示法事力量的存在。因而根据米乐将军的命令,杜森尼将带领一支军队前往河内,从乾国人手中接收法国租界的防务。

这支军队包括一个海军登陆队营300人,2门行营炮、两个祖阿夫步兵连300人、一个山炮连90人、6门山炮、4个连的越南雇佣军600人,以及少量骑兵、工兵和医疗人员共计1500余人。

在部队出发前。米乐将军对杜森尼多次叮嘱:这是一次和平的进驻,而非军事行动。如果遇上土匪与强盗,可以自行解决。但若遇上乾队。一定要先行请示,再依令行事。绝对不允许擅自发动进攻。

但是让米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为这次“和平的进驻”选择的指挥官将注定让这次行动“不和平”。

杜森尼中校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陆军部记者安塞尔曾对波滑将军说过这样的一句评语:“身高而瘦,面多血色而易动怒(www.ibxx.com),毫无外交手段,但能事事破坏,甚至连自己亦有破坏的危险。”概括成两个字就是“冷酷”,让这样一个人去“和平进驻”,哪里会有什么“和平”可言这位中校大人连自己都能破坏。别的还有什么不敢破坏的呢米乐将军谨慎一世、疏忽一时,在这紧要关头可以说下了一着臭棋。

现在,杜森尼中校正在检查他带领的即将出发的部队。

小路右侧排头是鲁伊特中士。他是从正规部队来的,身体结实,是个不爱说话的大个,又是个真能吃苦耐劳的步兵。他的职务是副排长,是特地从警卫营调来执行这项任务的。他那从容不迫、丝不苟的动作给人以坚定有力和稳妥可靠的感觉,站在他旁边的士兵哈勒尔也是从警卫里调来的。虽然现在还没有下达任何口令,但是他那张黝黑的感孔已经浓眉紧锁,全神贯注地看着指挥官。他按“枪放下”的要求,一手扶着枪,一手扶着一根铲子。下一个是士兵德尼克。正在挪动整理用上的背带,他背一个比较重的炸药包。从外表看,这个爆破手倒还年轻机灵、够结实的了。

未完待续。

ps: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