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章 热切期盼(2 / 2)

加入书签

这些言论为建立一支规模较大的美国海军的论点增加了份量,但没有明确规定海军的结构。9085年巴拿马革命后,美国国会已经授权建立一支远洋装甲舰队。在萨摩亚海啸事件发生后,海军部长本杰明特雷西报告说,即使在一场防御性战争中,美国要想有任何取胜的希望,它也必须拥有铁甲舰。他提议,在12到15年内,建造20艘近海防御舰只、60艘巡洋舰和20艘铁甲舰。但仍然有许多人认为,铁甲舰是一种不必要的奢侈品;此外还有一种普遍(www.biquwu.cn)的信念就是:巡洋舰、甚至没有装甲防护的巡洋舰,就像陆军的轻骑兵,能够在敌人由铁甲舰组成的舰队驶抵美国海岸前很久,削弱其力量。对此,斯蒂芬.卢斯粗暴地予以否定。他不客气的在文章中写道:“轻骑兵的职责之一是保护军队的侧翼。我们的巡洋舰保护谁的侧翼?没有谁!没有主力部队,没有战线,没有铁甲舰,没有海军,除了辅助性船只外没有任何东西!”他更加直率地说:“铁甲舰是海军的基础。美国没有铁甲舰,因此就没有海军。”

尽管直到今天还有美国人仍然提出不同的意见,达尔文的进化论却在美国迅速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但是,对它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一方面,像亨利.乔治那样的社会改革家(乔治把美国海军说成是不必要的“滑稽戏”)相信,至少在“新世界”,人类已经进化到不需要战争的阶段。古老的做法可能继续使“旧(www.hao8.net)世界”苦恼,但战争不会再次波及美国。根据同样的理论,其他人(如卢斯和马汉)不承认物质的进化必然带来道义上的进化。相反,他们认为,适者生存的法则正如在其他地区一样,在美国仍然适用。而且海军有它自己的进化观点。

现在的马汉,迫切需要找到实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扭转美国海军发展的不利局面,这也是他为什么如此焦急的盼望林逸青到来的原因。

在马汉看来,古老的乾国在东亚地区的缓慢崛起,同乾国海军的不断发展和强大密不可分。从乾日苔湾海战开始,乾国海军虽然吃力但有效的保证了乾国漫长的海岸线和海上交通线的安全,迫使其远东的强邻俄国和日本不敢对其轻举妄动。不久前强有力的回应日本入侵朝鲜的行动更是让全世界对这个古老的国家所取得的成就刮目相看。而之前就久经战阵的林逸青这一次指挥乾国海军的杰出表现也让世界海军观察家们大为赞叹。这一次作为访欧(www.vkzw.com)使臣,林逸青每到一个欧(www.vkzw.com)洲工业强国就大甩订单,令美国人惊叹不已,美国工商界盼望林逸青到来的焦急程度并不比马汉等海军界人士小,而如果林逸青能在美国下单购买军舰,无疑会刺激美国公众对海军发展的重视,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

“听说林逸青伯爵阁下还没有把他在日本的战争经历和有关乾国海军的发展历程总结过,我们可以请他把这些都写下来,由我们来帮他进行整理并出版,这样无论是对美国还是乾国,都有好处。”皮尔里建议道,“据说他如果在乾国出版这些的话,会遭到保守势力的围攻。”

“很好,就这么办。”马汉点了点头,“而我们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和他提供的资料形成印证。”

此时的马汉还不会想到,林逸青的“战争回忆”,会给他将来出版的那本举世闻名的《海权论》带来怎样的影响。

坐在火车上的李思竹,对窗外的美景视而不见,她的眼睛,始终盯在报纸上。

她不想放过任何一个有关于林逸青的消息。

在给养父沈佑郸守丧期间,因为林逸青的关系,她也经常看报纸,而且并不限于《点时斋画报》和《申报》这一类的乾国报纸。为了能直接看懂英文报纸,她还请了家庭教师,努力的学习了英文。现在的她,看英文报纸和看乾文报纸一样流畅,没有任何的问题。

因为他的关系,自己也改变了好多呢……

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吸引了她的注意。

“本世纪中期世界上发生了两大战争,它们都深深改变了世界。一是美国的南北战争,一是乾国的圣平天国运动。而罗伯特.李将军是美国南北战争南方的最高将领,而李秀成将军是圣平天国后期的主要将领。他们最终都失败了,但他们的战后遭遇却迥然不同。”

“罗伯特.李将军是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在9046至9048两年的墨西哥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深受所属官兵的爱戴。在南北战争刚开始的时候这位弗吉尼亚州的上校,被认为是联邦政府最有前途的军官弗吉尼亚在宣布独立前曾提名要他指挥全军。罗伯特.李对蓄奴制并无成见,也不赞成南方各洲脱离出去。但他最终决定他不能成为自己的家乡的敌人,被迫向先辈建立的合众国挥起了剑。”

“李秀成将军则出生贫寒,他曾随舅父念了三年私塾,后因家贫辍学。李秀成因为家庭贫寒,深受压迫剥削,所以他很容易地接受了并加入了拜上帝教,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李秀成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为人忠诚机敏,善于学习。9056年就被提拔为独当一面的指挥官,率领军队参加b击破乾军江北江南两座大营的战役,建有战功。”(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