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同志(1 / 2)

加入书签

 贵阳城,大南门。</p>

明代称朝京门,清代称迎恩门,俗称大南门,通往贵阳城的东南方向,出城可去龙里、贵定,是贵阳城的正门。</p>

这个时代的贵阳城的布局同样以内外城划分,其基本格局可分为“九门四阁”,既内城的五道门和外城的四道门,共计九座城门,此外,除了陆地上的这九个门,贵阳的城墙上其实还有供贯城河进出的三座水门。</p>

如果不是里合外应,红旗军要攻破贵阳城还真不是易事。</p>

在接到黎汉明到来的消息后,杨芳、余茂林等将领早早的就等到了大南门外</p>

“末将杨芳参见明王!”见到黎汉明到来,杨芳立马单膝跪地参见道。</p>

黎汉明见状连忙扶起杨芳笑了笑说道:“杨将军请起,我们红旗军可不兴跪礼,男儿膝下有黄金,向来只跪天跪地跪父母,只有化外蛮夷才会用跪礼来彰显自己的权威,咱们汉人大可不必。”</p>

“是,末将谨记!”杨芳闻言心中一动,连忙拱手应道。</p>

直到这时,余茂林等红旗军将领才立正敬了一个军礼道:“见过大帅!”</p>

黎汉明也回了一个礼后说道:“诸位辛苦!”</p>

“回大帅,主要是杨将军的功劳,我等不敢居功!”余茂林闻言连忙回道:“如果不是杨将军以身冒险里应外合,我等想要攻破贵阳恐怕很难。”</p>

黎汉明闻言点了点头,这一点他也知道,所以也没再多说什么,转而对杨芳郑重的拱了拱手道:“汉明代红旗军全体将士以及贵阳全城百姓向杨将军表示感谢!”</p>

“末将不敢当,败军之将,还望明王莫要嫌弃,收留我等才是。”杨芳说完,就要再拜。</p>

黎汉明见状一把扶住他说道:“杨将军能率军投奔是信任我黎汉明,我欢迎还来不及呢!”</p>

自从科举兴起后,古代的中国人进入仕途有两种路径,一种是“正途”,也就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体制内,另一种是“异途”,就是通过纳捐买到官职,也可以从军,凭军功谋得出身。</p>

然而,正途始终才是主流,异途出身的人发展前景受限,很难有大的作为。</p>

古代的武官,大多文化程度很低,有许多甚至不识字,既通文理,又知兵事的儒将很少,而既能在战场上立下不世功勋,又能著书立说,或者留下传世名篇的,就更是凤毛麟角。</p>

有宋一代,仅岳飞一人达到了这种境界,终明一朝,也只有戚继光可称文武全才。</p>

而在清朝有一个武将,他不是“正途”出身,却武能跃马冲阵、斩将夺旗,文能诗文唱和、泼墨修书,后来还因军功被封果勇侯,绘像紫光阁,他就是被誉为“黔中三奇男”之一的清朝名将杨芳。</p>

杨芳少年时家贫,却胸怀大志,刻苦读书习武,然而科举不利,他于是另谋出路,掷笔从戎,投身行伍。</p>

进入军队后,因为有文化,杨芳便先是担任了文书,当时的清军名将杨遇春见到他后,发现他知书识礼,武艺高强,觉得这是一个人才,于是让他当了一个把总,随军前去镇压苗民造反。由于他作战勇猛,每战都冲锋在前,因功被提拔为守备。</p>

如果按照历史进程,从明年开始,杨芳便会随领侍卫内大臣额勒登保进剿川楚教乱,转战于川、陕一带。他胆大沉稳,智勇过人,经常孤身深入敌后观察地形,侦查敌情,额勒登保能最终平定教乱,在很大程度上仰赖于杨芳提供的准确情报。</p>

也是从历史上的明年也就是嘉庆二年开始,杨芳才开启了他突飞猛进的人生。</p>

所以别看杨芳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守备,但他的潜力很大,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也是黎汉明收的第一个名将了。</p>

除了杨芳的军事潜力外,黎汉明看重的还有一点便是对方土家人的身份,虽说如今红旗军中招募了一些各族士兵,但也不多,就算分了地,大多数少数民族百姓对汉人还是有一定的戒心,害怕参军成为炮灰。</p>

但是如果有了一个少数民族将领,这一状况将会得到大大的改善,当然,黎汉明也不会为了要得到各少数民族的,就随意的提拔士兵为将,所以这也是黎汉明看重杨芳的另一个原因。</p>

“还有杨将军可安心,早在你弃暗投明时,我已派人秘密前往松桃去接应你的家人了,算算时间,等我们回到遵义,将军便可与家人见面。”</p>

不管那个朝代,对于叛军投敌的将领,当权者都不会轻易放过其族人,黎汉明正是因为想到了这一点,也是为了让杨芳彻底的归心,早在陶也给他说了杨芳投靠的消息后,他便让刘阿蛮秘密派人前往松桃接来杨芳的家人了。</p>

杨芳本来还有些担心家人的安危呢,没想到黎汉明已经想到前头去了,闻言不由一阵感动,连忙抱拳谢道:“末将多谢明王,今后末将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p>

“好,走,我们进城!”黎汉明闻言顿时笑了笑后边走边问道:“如今贵阳是个什么状况?”</p>

余茂林闻言连忙跟上后边走边回道:“回大帅,内外九门皆已控制,不过大小官员早已弃城而去,各级旗人将领也已在大战中战死,另外内城近三万余旗人皆已控制。”</p>

“旗人有这么多?”黎汉明闻言一愣,他以为贵州这里这么偏僻,总的能有个一两万就算多的了。</p>

余茂林点了点头解释道:“回大帅,据末将调查得知,包括汉八旗在内,贵阳原本只有一万多点的旗人的,其他的大多都是遵义、大定以及安顺、南笼等地逃过来的。”</p>

“哦,原来如此!”黎汉明倒是把汉八旗这群汉奸走狗给忘了,经余茂林提前才想了起来。</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