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 最后一路(1 / 2)
至此,这场战斗再没有任何悬念。
从莱阳之外的县城赶过来的日军,根本不了解莱阳虎头山根据地的八路军,到底是怎样的一支存在。
先前的最后一次伏击,日军便以为那是莱阳八路军的最终手段,直到眼前,独立团主力彻底张开獠牙,鬼子这才意识到他们错的有多么离谱。
双方根本不在一个层面。
此时此刻,八路军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战斗力,无论是兵力还是火力配置,都强悍到令人日军震撼。
第一轮炮火覆盖下来,猝不及防的小阪信夫直接被乱炮炸死。
至死小阪信夫也不明白,那黑溜溜的类似手榴弹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武器。
难道是八路军新研制出来的武器?
自然不会有人告诉他,那是虎头山根据地兵工厂改造生产的枪榴弹。
侥幸从第一轮火力中幸存下来的鬼子副官,原本一路上对莱阳八路军的不屑和傲慢,此刻早已经荡然无存,化作满脸的惊骇。
在他看来,这莱阳地区的八路军何止是猖狂,远比旅团长阁下描述的更加恐怖,
此刻八路军展现出来的实力,不说是实际战斗力,就连手头的火力配置似乎都不比中央军差,除了一些大口径的火炮没有出现之外。
毕竟眼前只是打一场伏击,大口径的火炮估计也派不上用场。
就这样,战斗持续到第十分钟,小阪大队伤亡过半,持续到第二十分钟,便只剩下最后百十号鬼子在负隅顽抗。
不久之后,近卫文从莱阳派出支援小阪大队的加强中队,外加上皇协军部队,终于赶到了,只是还没有赶到地方,就在中途遭到了周卫国提前安排的打援部队的伏击。
战斗持续到当天下午,小阪大队全军覆没,至于从莱阳赶过来支援小阪大队的加强中队和皇协军,则是直接被周卫国安排的一个营的人马击退。
而这支鬼子中队之所以可以在周卫国安排的打援部队的伏击下,及时撤出去,说起来还与他们对莱阳八路军的了解有关。
经过这一年来与八路军的交手,莱阳日军指挥部的日军军官们早,早就根据周卫国的作战风格,得出了许多的结论。
其中一条是:
这个周卫国不喜欢打阵地战,喜欢打伏击战,不喜欢打阻击战,喜欢打歼灭战。
为此,莱阳日军情报部门曾经根据周卫国与日军方面的多次交手,得到了这样一份数据:
从周卫国出现在虎头山根据地以来。
周卫国率领的国军或者是八路军,与莱阳日伪军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大大小小战斗,一共进行了三十七次。
通过分析,日军情报部门发现,这37次战斗之中,有多达27次,这周卫国都是全歼对手。
他似乎很喜欢打歼灭战,或者说,这周卫国一般不会打没有准备的战,但凡出手,他都会做好万全的筹划,力求一击致命,可以将目标全歼。
其中,周卫国率领的队伍主要以小股日军为歼灭目标,他最喜欢的猎物似乎是日军中队,因为这样的目标即不会太大,让人感到棘手,也不会太小,即便打下来也捞不到什么油水。
通过实际作战情况分析,莱阳日军发现,这个周卫国打仗喜欢搞侧翼迂回,率先切断对手的后路,再最终进行他的歼灭计划。
所以这次赶来支援小阪大队的这支莱阳日军,在遭遇八路军的伏击之后,及时后撤,并没有给独立团这边迂回切断后路的机会。
这也算是莱阳的日军,被独立团给训练出了机敏。
说到这里,还有一件趣事值得一提,话说莱阳方面有一支日军小队,因为某原因被近卫文指派到了鲁中执行任务。
有一次,这名日军小队长和鲁中方面的日伪军,在途中遭遇了鲁中方面八路军的伏击。
双方进行交战时,这名日军小队长竟是率领自己的小队迅速后撤,以警惕后方出现什么危机。
同行的鲁中日军小队长疑惑道:“xx君,先前作战,你为何突然率队后撤?”
这莱阳日军小队长回答道:“当然是提防这狡猾的八路军从侧翼迂回,切断我们的后路,将咱们全歼在此。”
鲁中日军小队长哭笑不得道:“这怎么可能,一些土八路罢了,连正规军都算不上。刚才你也看到了,他们的人数只有二三十个,装备非常落后,弹药也很稀缺,打不了几枪就得后撤,这样的土八路怎么可能切断我们的退路?更不可能将我们全歼在此。”
然后莱阳日军小队长坚持道:“我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这很有可能是狡猾的八路军在示敌以弱,故意麻痹我们。”
鲁中的日军小队长懵了,心里有些鄙夷,就没有见过大日本帝国的军官,如此惧怕占领区的土八路的。
接着,两位日军小队长一路行进到县城,中途也果然没有遭遇伏击。
莱阳的日军小队长这才恍然回神,原来这里早已经不是莱阳了,面对的八路军也没有虎头山根据地的八路军那么彪悍。
再后来你猜怎么着?
那莱阳的日军小队长竟是找了借口就留在了鲁中,说什么也不愿意再回莱阳了,实在是被莱阳占领区的八路军给吓破了胆。
回到眼前,小阪大队被消灭之后,原本准备运送到莱阳的物资,自然被周卫国一行劫取。
就这样,日军火车一路,还有公路一路的物资,全部落空。
消息传到莱阳日军指挥部,近卫文这才得到情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