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拖车(1 / 2)

加入书签

 天刚蒙蒙亮,徐海就带着自己的父亲和二哥出了城,过了海河来到那座大院子,高乐和周奇他们已经在门前迎着了,行过礼,没什么寒暄直接领人到了菜园子。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在正房的小客厅里,六个人已经落座,其他孩子在厢房念书。听着外面朗朗的书声,徐大人已经平静下来,徐进还是有些激动,徐海在旁边有些得意。徐德勇是第二次来这里,上次是房子刚建成的时候,这些孤儿在此落户确实自己也付出了努力,如今看着孩子们健康成长,并且有了如此成就,他也是颇感欣慰,尤其是注意到了墙上的横幅--“格物致知,修身齐家”,若有所思。

“徐大人,零件是分开打制的,最后组装的3天只有杂造营的两位师傅和我们四人,这些天都没离开过,所以保密没问题。”高乐开口第一句话打消了徐德勇的疑虑。

“很好,装的东西有多重?”

“一万斤。两匹骡子两万斤也可以勉强拉动,这东西太大,太显眼,没有拉出去试验,一般的沟坎小坡应该也可以过,这里有一个缩小模型,用一只狗拉着500斤铁块在野外试过。”高乐跟徐大人解释,那边徐海跑到墙角,拿开挡着的木板,里面放着一辆缩小版的履带拖车,一只手轻松的拖着,展示给他父亲和哥哥看。

“作为战车和运输车辆都比较合适,这可是我想出来的。附带的这件东西我们管它叫千斤顶,比较适合车辆维修。”徐海还是有点少年心性。

“是吗?”徐德勇有些好奇的看着小儿子。

“确实如此,有一次我们在一起谈起北征问题,小海认为如果板子能随时垫在车子下,打仗时的辎重运输就轻松了,我当时还笑话他,不过高乐倒是很支持他的想法,后来他们就跑一边琢磨试制,还就让他们搞出来了。那个千斤顶好像是马明自己搞的,这次请工匠们顺便造了出来。我在这里就是打下手,干重活的。”周奇笑嘻嘻的说给那父子听。

徐德勇今年50了,以前也是孤儿,很早就跟朱棣南征北战,办公时威严,跟这群孩子们倒是从来很慈和,而且也没那么多规矩,大家跟他也就比较随意。

“按说明年徐海准备会考,本不应该让他在这些事上多费心思,不过他也是将门虎子,对军事方面十分上心,我怕硬要拦着,胡思乱想反而不美,这事还请徐大人原谅。”徐海听高乐这么一说,暗自感激,偷偷看了父亲一眼。

徐德勇武将出身,大儿子早亡,二儿子如今也是百户,一心希望这小儿子能考中个举人,那自己这辈子也算无所求了,这小子虽然聪颖,但非常贪玩,也让徐德勇时不时头疼。想想皇上的心思,如今这个拖车运用好了的话绝对是个征战利器, 徐德勇沉思片刻,“这次老三干的不错,回头送你匹好马,但事情到此为止,剩下的交给你哥哥办就可以了,你就安心念书吧。马明,周奇你们俩就临时跟徐进把此事办妥,周奇先不要去水军那边了,如果还想去,办妥了此事再去更好,徐进,你带人把东西拆了弄回杂造营,把事情安排妥当,我跟高乐说点事儿。”

很快屋里就剩下两人,静静的半天没人说话,高乐神情一直十分自然,徐德勇暗暗点头,“墙上的字为什么没有后面一句?”

高乐沉吟片刻,似乎在组织词句,“大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真能做到格物致知,已经比登天还难,我们都是孤儿,生逢盛世,又有幸承蒙大人这些年倾力关照,已经是天大的福分,再有个6、7年孩子们也都大了,希望那时这些兄弟们能成家立业。如果我们这几年有机会再挣下些家产,让姐妹们风风光光的出门子,那就更好了。治国平天下怕是力所不及。”

“安排了他们,那你自己呢?”

“谢大人关心,到时我也不大,有这些年的经验,世道又这么好,谋生应该没什么问题。”高乐起身行了一礼。

“这几年我确实十分关注你们,尤其是你,这些孩子能有今天,你功不可没。”

“大人夸奖了,如没有大人关照,我们一群孩子活着都成问题,如何能有今天。”高乐起身深深一礼。

“人贵自强,别人才能帮你,你也不用过谦。我只是觉得你如此才华,就这样埋没十分可惜。”

“大人夸奖,一些小聪明不敢称才华。”

“别以为我不知道,这些年你小小年纪撑起这个家,这一般人做得到么?我也偶尔听过小三儿说起过你们一起读书、辩论,甚至一些奇思妙想时的情形,包括这几件有大用的器物,如果没有你引导,他们如何想得出来?做得出来?”徐德勇似笑非笑的看着高乐,高乐立刻觉得后背有点湿,好像太阳升得高了,天气开始热起来。

“这是和大家一起读书养成的习惯,孩子们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总需要一些有趣的东西吸引他们,才不致厌学,只要控制好方向,效果还是不错的,倒不是我比他们明了多少,只不过是引起大家学习热情的小技巧。”高乐老实的回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