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损失(1 / 2)

加入书签

 朱瞻基好久没有斗蟋蟀了。那是他在南京时的主要爱好。在北京他的娱乐主要是射猎、书画。西域几年军政繁忙,嬉戏之心尽去,这些大都放下。今日回到书房,忽然兴起,挥笔作画,《天山风雪射猎图》。画罢掷笔,心中畅快。虽然手有些生,但自觉意境不同。端详片刻,转身而去。内臣王振上前观看,心怀激荡,久久不肯离去。

十一月初,远航船队回港,损失超过两百人,还有三艘大船,包括一条蒸汽帆船,而且收获极少,绝对是入不敷出。大家商议了一下,抚恤金加倍,孩子免费入学。

出了事儿大家难过,家属更是担心,然而海上生活就是如此,一群人远航的热情反而更加高涨,更多地投入到对海船的加固改造上了。

船队出事儿让天津卫百姓有了谈资,同时更多的是担忧埋怨,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这些人是天津卫的孩子和骄傲。也有商家前来劝阻,让众人感动。十二月,消息传到浙东杨氏族长杨明启耳中,晚上忍不住多喝了几杯酒。

杨明启三十八岁,自六年前接手这个位置,日子就没好过。杨家立足浙东近两百余年,所经风雨无数。蒙元南下时,算是大劫,然而族中先人应对得当,反而乘势而起,愈发繁盛。虽然偶有屈辱,可比起家族兴盛那算得了什么。

元末乱世,群雄并起,他曾祖眼光独到,各方都有联络,却下重注在朱重八身上,自此朝中明的、暗的杨系官员无数。可这个穷皮出身的家伙迁富户充边,让杨家损失惨重。建文刚好点,碰上朱棣这个更狠的王八蛋,靖难清洗株连,根枝被砍大半,祖父郁愤而死。

父亲小心经营,略见起色,然而那群宦官下西洋,自家南洋走私生意大受打击,加上持续的迁富户,父亲未满五十撒手人寰。

比起他们,自己这更惨,先是传统纺织受到冲击,紧接着高丽、日本航线受挫,和自己家族长期合作的几股海盗倭寇被灭,使持续多年的便宜耕地来源断绝。这一切还没有结束,摊丁入亩,加上大量佃农迁往新地,当这些被强制实施时,杨明启一口血喷出,昏迷数日。

即便如此,杨氏树大根深,如今朝中也有重臣,可这一切并非杨氏一族的遭遇,那些人也无能为力,可谓非战之罪。朱家的混蛋自不必说,杨明启掌舵后发生的一切似乎源头都指向海河边的一群孤儿。难道就让这群翻身穷皮逍遥?密室中一头华发的杨明启仰天悲呼:“列祖列宗,何以教我!”

小院扩大很多,炼丹坊更得到了非常大的扩建,得皇室的特许,各种材料没有限制,虽然有人监控,可有些东西不是什么人都明白的,即便让他们现场盯着看,恐怕也不知道是搞什么,何况不在现场。比如张志宇和柳大华等人最近忙活的小型火力发电,目的是有线电报,然而顺道搞出来的东西就不那么简单了,小型的电弧炉,冲压设备,电动车床,硝酸制备等等,虽然不能量产,目前也足够了。终于在年底,电报系统还是搞出来了。

永乐二十二年春出发的船队并没有放弃远航计划,只是安排的船只较少。

四月,由工部马明主持,北京至天津卫的电报试验线路开通。虽然还很简陋,却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大明非军功不封爵,且只有公、侯、伯三等。五月,朱棣封马明靖安侯,彰显其功。朝中有异议。朱棣言,辖疆域,在军政,军政皆重在运输与通信。马明主持拖车、铁路、火车、电报,解决快速运输与通讯,灭北元、辖西域,繁荣新地多赖于此,此乃开疆拓土,守战之功,自本皇登基以来,马明功绩无人可及。众人无言。

马明现在领工部侍郎,然而职责没变,更多的时间他在教学,他在教工匠和太监们一些机械和电的知识。当然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是内监,这方面马明把握得很好。

七月,朝臣进言,请皇孙守南京,朱棣未允。十月,西域、北海、努尔干、南京电报相继通信成功。十一月,换防的西域官兵回京,多入京营和三大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