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祭灶(1 / 2)

加入书签

 转眼之间,进了腊月,高乐和儿子一路赶着回新洛阳与家人团聚。一路上到处是建设队伍,铁路修通看来还需要点时间,父子俩人不畏劳顿,倒是单独相处的机会难得,十分珍惜。高乐深知,这个年龄的少年问题多多,不过这是人生的必要过程,自己终究会想明白。做父亲能给他的只有支持与关怀,说教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身教?那是从孩子出生就开始了,不是现在。

周海妹得知高海投入自己门下学习,就火火的跑来接了,见面就拉着高海说个不停。回想过去、体会今天、畅想未来。在她眼中,小高海是她最优秀的学生,无疑也会是最好的研究助手和将来的接班人。

周海妹领导的研究机构除了算学所,还有常青、柳大华等一大群搞理论和实验的人,如果马明带领的工部称之为技术部门,那周海妹带领的就是科研部门。她的工作量绝不比任何人少,加之本身对研究充满激情,生活往往陷入混乱。

算学是个奇妙的世界,深入之后,她与别人水平越拉越大,连个交流的人都没有。高海的到来使她燃起了希望,她坚信,用不了多久,高海就会跟上她的节奏。

高海很快被他六婶儿的算学命题和激情感染,渐渐的融入进去。众人悄悄退到别的房间,留下那陷入奇妙世界的娘俩。

“谢谢你,老十。”作为周海妹的丈夫,张志宇有时也苦恼,自己在制造部门,经常请求妻子的理论指导,却无法给她学术上的帮助。

“是小海自己喜欢。”高乐摆摆手, 对马明说:“我一路上看,铁路进度快了不少,找着办法了?”

“这些人乐天知命,不思进取,还崇尚死亡,以前还真没什么好办法。”马明说的是事实,让那些俘虏努力工作,还真是件难事,大家也不是什么暴虐之人。“不过最近我们用酒来奖励,矿石开采和路基建设速度加快不少。我估计四月份就可以建成,最多五月份就可以通车。到天津也不会超过十月。”

“太好了。”

交通不便,使大家聚少离多,非常不习惯。

小别胜新婚,高乐夫妻与别人并无不同。三十来岁的女子,像午时的太阳,灼热而光芒万丈。而十八岁的苏菲就像那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精力无限。激情之后的高乐十分放松,娇柔的刘巧儿匍匐在他的身上,那是她的特权,四人渐渐睡着了,满足而平静,应该没有梦。

与此同时的东北大炕上,徐海也是刚刚消停下来,这里寒冷,火炕烧得很热。怀中姑娘的绿眼睛微闭着,呼吸声渐渐均匀。女人生的两个孩子留在天津,跟他来到这里。前几年在西域,徐海见到的白人姑娘很多,但从未有人像她一样让自己留恋,也许是有那群朋友的原因吧。

明天一早还要召见日本国和高丽国的代表,徐海强迫自己睡觉,可偏偏睡不着。在当今皇上的班子里,他年富力强,边疆军政经验丰富,皇上最为倚重。来东北后,调整政策,整顿官吏,朝中对他的弹劾从未断过。徐海从不为此操心,那帮家伙绝对算是祸国殃民。明天还得安抚高丽代表,给他们擦屁股,如果不是为了宗主国的威严,早把那些家伙斩了。

倒是如何对待日本国女王的姐姐,徐海还是拿不定主意,当然那女人碰是不会碰的。自从高乐他们走后,日本国的形势逐渐失控。幕府将军眼见着日暮西山,女王支持者中由于有大量的高丽和女真人,力量也是散而不聚。几年争斗,龟绥大名实力受损不大,反而在众多势力中显得一枝独秀。如何平衡势力,徐海拿不准,还要看看再说。

关于那几个小岛,徐海很是头痛,一方水土一方人,可那地方的水土也太过分了!养出来的,怎么说呢?听说去那里没几年的高丽和女真人,也变得没法说了。绝对的鬼地。

他妈的,这觉没法睡了,徐海一把搂过身边半梦半醒的女人。

腊月二十三,新洛阳的大院里猛然间热闹起来。原来,是学徒车间的女孩子回来过年了。两三百花季少女,一阵阵的燕语莺声,大院变得花团锦簇,这里也是她们的家。其实哪里有亲人,哪里就是家。刘天祥、高海两兄弟,是姹紫嫣红中的两片绿叶。灶王爷啊!绿叶还需红花伴哪!

刘巧儿、赵萱两位母亲,双眼,不,一共四只眼,在花海与绿叶中搜寻,寻找着蛛丝马迹。与大儿子几个月没见,一边一个拉着他的手,上下打量。刘天祥身上看不出一点“疯牛”的影子,反倒是沉稳如山,赵萱从他身上隐约看到了徐德勇大人的风采。刘天祥展颜一笑,好像冬日午后的阳光,正要开口,周岁不到五岁的小高洋不知从哪里钻出来,“大哥、二哥跟我一起看书。”

大院的不少女人都给女孩子们带过课,这会儿扎在一起,一小堆儿一小堆儿凑成巨大的一堆儿,叽叽喳喳的,高乐带着三个儿子躲开好远,还是觉得耳边嗡嗡的,没法儿说话。

“凑在一块就这样!”军旅的锻炼使刘天祥练出了一幅大嗓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