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懂?没听懂就对了!(1更)(2 / 2)

加入书签

“师兄,大家都知道了吧?”</p>

来到荀子和张苍行的面前,毫不客气的端起一杯茶,滋润了一下冒烟的嗓子。</p>

“你说呢?”</p>

没想到公孙衍这么没出息,荀子嫌弃的看了一眼,然后对着冯逍没好气的回了一句。</p>

这个师弟啥都好,就是有时候太过于促狭,总是不给人面子。</p>

呵呵笑了一声,没有在乎荀子的怨念。</p>

对于冯逍来说,这里的每一位,都是华夏民族前进的推动者,都是炎黄子孙当中的探索者。</p>

对于整个民族而言,他们都是大功者。</p>

因为只有在独尊儒术实行之前的读书人,才是最为纯粹的读书人。</p>

即使是彼此的争端,也是理念之争,很少会掺和利益在里面。</p>

当然,事无绝对,偶尔有那么一两个老鼠,也是在所难免的。</p>

但就大环境而言,确是华夏民族学术氛围最好的时代。</p>

看着这一张张内心有信仰,胸中有正气的先驱者。</p>

冯逍认为,自己有不辜负这些前行者的义务和责任。</p>

“各位,你们都是一个时代的人杰,都是知识的集大成者。”</p>

听到冯逍肯定了他们的能力,刚才都还一幅沉浸在书本里的学者们,一个个都挺直了腰板看向了冯逍。</p>

张开地身后的张良,也用一幅探寻的目光看向冯逍。</p>

“大家都有自己的主张,都有自己的理念,都对人类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p>

“但诸位,你们有没有考虑过,整个人类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未来会走向何方?”</p>

“在我看来,百家学派分为两类。”</p>

“一类是纯粹的思想者,例如儒家、道家、阴阳家等。”</p>

“这些学派注重于探索天地大道,治国理念,个人素质培养,却缺乏将理想转换为现实的步骤和细则。”</p>

“还有一类是纯粹的践行者,例如墨家、杂家、纵横家等。”</p>

“这些学派注重于实际的操作,他们针对于各个现实问题,提出实际的解决办法,却缺乏一个系统的方向,一个总的纲领。”</p>

看着一些人随着自己的话陷入到沉思当中,更多的却有些迷茫。</p>

毕竟冯逍所说的话,有些过于超前,这个时代的人,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听明白的。</p>

“就好比一个人光抬头看天,不看脚下的路;另一个人却只低头看路,却不知道自己走向何方。”</p>

“我们的祖先,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与天斗、与地斗,与野兽争斗,到了炎黄二帝时期,终于形成了初步的集体规模,我称之为部落。”</p>

“在那个连城市都没有的时代,大家最大的目标就是有富足的一日三餐。”</p>

</p>

“到了夏禹时代,我们的祖先,终于组建了国家这个模式。”</p>

“用分封制度将一个个城市联系起来,组建成一个国家。”</p>

“但先天的缺陷,使得各个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哪怕到了周朝,这个模式也没有改变多少。”</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