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开工干活(2 / 2)

加入书签

仗不能白打,人不能白死,战后需要做的工作更多,做与不做、做得好或不好直接关系着聚魂强军的成效,这些都是他下午时的思考,就像对战死弟兄的安排,他其实早就想好了。

在李平思考的时候,段强、马永和胡忠山可能是因为刚才的那个敏感话题,气氛有些微妙,彼此间也没说话,就那么静静的坐着、眉头紧锁的等着。

因为早就考虑过了,李平很快就开始了安排。

首先,他打算组织一次战后总结,以便充分吸取本次战斗的经验教训,让部队的作战能力到切实的成长。

搞好战后总结是后世中国的红色军队确保不断胜利的一项重要法宝。对此李平当然不能忽略,更不会舍弃,而且还宜早不宜晚。他的想法是明天就搞,时间等长了不好。

关于战后总结,由于有比较成熟的方法可以借鉴,李平不仅要求参战的官兵们要全员参加,还要求其他未参战部队的什长以上军官们也一并参加,并打算最终形成书面文字进行留存供大家再学习再复习。

其次,就是要尽快组织好对参战人员的评功,这同样是凝心聚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评功这个时代本也是有的,只是比较粗糙,常以杀敌多寡作为唯一的标准,并最终导致抢首级和杀良冒功之风难以遏制。

而李平要组织的评功则是公平的评功、全面的评功和新型的评功。他要通过评功来有效激发部队的战斗热情,要通过评功来真正促进部队作战效能的提高,而不仅仅是选出那个最能杀人的,它必须要和战后总结紧密相连。

这就要求必须破唯首级论,要客观公正的看待每一个人在战场上所起的作用,作用大者功劳大,首级和杀人多少不能作为首要的评判标准。

毕竟乱起来没人知道这首级是不是从别人杀死的敌人身上割的,而且杀一个正在作战的敌人远比杀十个溃逃者更有意义,在关键节点上的一声呐喊有时甚至都会对整个战斗形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消灭了多少敌人只能作为一个重要参考。

为此,李平要求评功要先由参战的各什全体人员分别自行开会研究。你表现得怎么样,是不是发挥了重大作用,杀了多少敌人,你身边的人最清楚,也便于找到证明。然后队里的什长以上人员再开会再研究,再然后由哨里召开队长以上人员会议确定,这样一级级推荐后,基本上一个人的功劳大小就能相对准确的被评估出来。

因为这次作战的主体是马永的3哨,所以马永要尽快拿出立功人员名单给他,奖励同样不能拖,否则很容易寒了勇者的心。

另外一件事,就是他这次参与护送任务之前提出的考核,还要搞,不能就这么算了。他的意见是就放在后天,考核的结果要做为以后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这项工作的具体操办由段强去组织,马永和胡忠山配合,他现在身体不好,更多的只能是指导。

这么密集的搞这几件大事,从时间上来说确实很紧迫,尤其是对段强他们几个初学者来说甚至是极其繁琐和烧脑的,他们几个的表情已经是惶恐不安了,全都不住的请求能不能缓一缓。

但李平的态度很坚决。

这几件事都是他认为不可久拖的,而他又昏迷了那么多天,从时间上来说已经有些晚了。更重要的是,李平想通过这些密集的活动迅速重新收拢部队的军心和士气。他要向所有的官兵们展示,他还在有力控制着他们,并会一如既往的继续鞭策他们。

接下来,李平没再交代其他的事情,而是花了很长时间给段强他们几人讲了讲关于这几项工作的组织方式和注意细节,然后就让他们回去尽快着手布置。

不能再安排其他事情了,再有,这几人就真的干不过来了。

等段强他们惴惴不安的离开后,李平又在院子中趁着夜色散了几圈步,甚至走出院子在树林里坐了一会儿,并且只让亲兵钱冬子一个人跟着。

不过,很快他就乏了,这身体还是虚得很。

他的4个亲兵,死了一个张勇,算上刘三还有3个,但他目前还不打算重新补充,关于后面的部队建设他已经有了新的想法。

这才苏醒后的第一天,李平就已经再次回到了这个时空的琐碎之中,千头万绪,总有考虑不完的事,似乎这就是他的生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