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划时代(1 / 2)

加入书签

 1735年,克劳迪斯•阿米兰德在伦敦给一个11岁男孩进行修补腹股沟疝时意外进行了第一次有记载的阑尾切除术。

而医学史上相对公认的第一例主动阑尾切除术则发生在17年10月的美国。

之后,阑尾切除手术迅速发展,尤其是在美国。

1898年,美国医生查尔斯·麦克伯尼甚至一次就报告了71例无死亡连续的阑尾切除术。

但同时,西方报告的阑尾炎手术整个死亡率是40,而不手术是26。

对于西方为什么在手术死亡率更高的情况下还是如此执迷于手术,主要因为这个病发生太多和死亡太多,人们更倾向于主动干预,而不是被动等死。

据统计,美国阑尾炎患者在手术已经很成熟的1936年整个死亡人数(包括手术和非手术)仍达2万例。

更主要的是,阑尾炎手术高死亡率主要是在手术出现的早期,随着技术进步,阑尾炎手术的死亡率一直在降低。

尤其是随着对腹膜炎病理生理学认识的加深、补液疗法的应用以及手术对污染腹腔处理的共同作用,阑尾炎总死亡率到20世纪30年代就低至了21。

不过到1940年,死亡率又开始上升到惊人的10。

然后在1940年代随着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的发明和被用于阑尾炎穿孔的治疗,死亡率开始急剧下降到12。

也就是说李平在没有抗生素的前提下把主动阑尾切除手术提前200多年,其风险还是相当大的,比猜简单的正反面也强不了多少。

他和徐克然都非常的需要好运气。

不过,说服病人却比想像的更加轻松。

尽管李平向徐克然如实交代了手术的大致细节以及失败的可能性很大,但徐克然却完全没有犹豫的抓着李平的手说:“将军,我愿意一试。我可以立字据向世人表明一切皆是我自愿和强烈主动要求的,一切后果由我个人承担。”

这个选择其实并不意外。

在生与死面前,走南闯北的商人徐克然显然思想更加开明,也更加愿意选择搏一搏。

而既然病人本人不反对,一切也就更加好办了。

很快,徐克然的住处就被秘密封锁,手术将直接在他的住处实施。

在徐克然生病期间,五条商船并没留在富池等待,而是在卸完李平需求的货物后就继续前往计划中的下一站蕲州,富池只留有随船郎中和几个徐克然的仆役照料。

这给封锁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更能确保手术如果不成功将永远成为一个秘密。

这正是李平所说的有考虑,他打算首先封锁一切。

高蕾随后很快赶到了。

对李平已经决定的事,高蕾没有再提出任何异议,她只是在作为一个医生开始了她的准备工作,虽然她不主刀,但严重缺乏休息的她还是坚持要全程参与。

宋宝来和赵兰月也很快赶了过来,但他们只能同李平一样在旁边的另一间屋子内静候。

见李平一直低着头只抽烟不说话,赵兰月打破沉默道:“你别怪高姐姐,她原来是医生,手术不具备条件就不能做既是她原来的职业要求,也是职业习惯,更是一名正规医生应该具备的职业操守。”

李平有些意外的抬起头并愣了片刻后才说:“我没有怪她,她很好啊。”

“只是略显保守。”宋宝来这时突然插进一句话来。

赵兰月眼睛瞬间就圆了起来,她转头气呼呼的盯着宋宝来说:“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但这回,宋宝来却有些意外的不甘示弱小声嘟囔道:“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你…”赵兰月瞬间有些气结。

李平见形势不对,急忙接口道:“她保守是对的。前期手术和不手术生存的机率差不多,我们只有在最后时刻介入才是最合适的,否则没准就好心办坏事了。而且目前手术最大的功臣就是她,听说她这几天只睡了几个小时,真的是很辛苦也很不容易。”

“你知道呀!我跟你说,高姐姐真的可辛苦了,她很多问题考虑的出发点都是你,你一定要领情。”赵兰月的脸色开始多云转睛。

“知道的,知道的。”李平有些机械回答。但在吸了口烟后却又没了话,好像心思并不在这里。

场面于是又一时有些安静。

正在赵兰月郁闷的张口打算再说点什么时,宋宝来突然深深吸了口烟后眉头紧锁着问李平道:“你说张献忠是打算去进攻武昌还是我们,如果来打我们,我们能挡得住吗?”

关于军事上的问题,宋宝来已经很久都不主动问了,但目前紧张的局势以及合适的机会让他终于又忍不住了。

李平正要回答,赵兰月一边用手扇着烟一边不满的抢先道:“挡不挡得住又能如何?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呗!你瞎担个什么心。再说农民军没船,我们有船,而且李平已经将非战斗用的船只很多都集中到了富池镇和伍家坝的码头,你还怕跑不掉?”

但这回,宋宝来并没有跟赵兰月对呛。

而是狠狠的又吸了口烟后沉闷道:“我不是担心安危,李哥我信得过。我只是,哎!如果不得不走的话,我们建的这么多东西就又全都白干了!这可都是我们的心血!”

“男子汉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就算局势不顺又能如何?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没柴烧!

再说怎么能白干呢?

我们的建设本身才是最大的财富。如果没有在襄阳的建设经验也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在富池的局面。而且襄阳我们都离开了,怎么这小小富池你倒不舍得了?你难道还打算在这小地方待上一辈子?”赵兰月颇有些讥讽道。

李平一愣。

在意外赵兰月对他的军事部署了如指掌的同时,心中大赞还是赵兰月看得明白并且洒脱,他的心中马上也豁然开朗起来。

于是他脸色舒展开笑起来道:“赵小姐说的很对。就算大治和源湖这条防线守不住,我们还有富水可以暂且一挡,参谋处在这方面是有预案的,可以保证让我们把人基本都安全的撤走。而只要人在,新建的东西就只会越来越好,我们亏不着。”

“你连跑路的预案都做了?真的会挡不住啊?”宋宝来愕然的呆住了。

这家伙的关注点十分让人无语。

赵兰月也一脸晕的揉起了脑门,没有再恶语相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