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风平浪静(2 / 2)

加入书签

童贯也算是文化人家庭出身。他本身就是靠着给官家搜罗各种书画诗词才有了今时今日的地位。但他只是个宦官。一辈子跟文人的身份无缘。所以对文人其实并沒有太多的好感。

文人武将相互看不起。明争暗斗由來已久。文人看不起武将不学无术。生怕他们用武力乱国。裂土封疆。武将见不得文人矫揉造作。将庙堂搞得乌烟瘴气。

但有一种人。他们既讨厌文官。又痛恨武将。嫉妒男人。又唾弃女人。这种人就是阉人。

童贯就是一个阉人。而且还是阉人之中成就最高的一个。虽然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心底却有着永远存在的自卑感。

他无法像其他人那样在青楼楚馆风流快活。纵使再富贵。也缺失了男人最重要的一部分享受。所以他将这部分欲望。转嫁到了千秋武功之上。

对于立志想要收复燕云。异姓封王。史书留名的童枢密而言。一个苏牧。还不足以入得他的法眼。更不值得让他区别优待。

苏牧之所以能够得到这么好的待遇。一來是他的事情还需要调查。二來则是宋江等一众武将给他求情。

童贯既然沒有将苏牧放在心上。这种事情他也就放手交给手底下的人去安排了。

这日午后。阳光静好。宋江结束了军议。便來到了苏牧的住处。

虽然他不愿意承认。但他确实打从心里不喜欢苏牧。甚至有些嫉妒苏牧。

不是因为苏牧那大才子的名声。也不是他为杭州所作的一切。而是因为苏牧夺走了他仅剩不多的那些弟兄。这个苏牧甚至是燕青的同门。让燕青弃卢俊义而去。更不消说柴进朱武花荣等人。

他呕心沥血地经营着梁山。就是希望有一天能被朝廷诏安。给兄弟们一条好出路。

或许很多人都觉得他根本就是个狗才。但他心里很清楚。虽然大焱的军队已经腐朽不堪。但文风鼎盛国家财力雄厚。造反最终绝不可能当上皇帝。

他们也沒有当皇帝的心。他们造反。最终的目的只是想被诏安罢了。

说起來这也得益于太宗皇帝的募兵制。这位雄主登基之后。将唐朝沿袭至今的府兵制。大刀阔斧改成了募兵制。

所谓募兵制。通俗一点來说就是。在水旱灾年。百姓无以为生之时。由朝廷出面主持。将灾民都收编入军队。让他们当兵吃粮。为国家出力。或垦荒屯田。或练兵修边。这样他们就沒有机会去造反。

太宗皇帝对自己的这条国策非常自得。尝与人言:“募兵制的好处在于。在造反时。有乱兵而无乱民。在灾年时。有乱民而无乱兵。”

总而言之。不管怎么折腾也不会出什么大事。

当然了。募兵制也有着极其严重的缺陷。是导致大焱今后三冗问題的罪魁祸首之一。直接加剧了大焱军队的腐朽。加速了大焱皇朝的衰败。不过这些都是后话。这里也就不表了。

总之。得益于募兵制和太宗皇帝的传统。大焱境内的造反势力其实都渴望着招安。除了方腊这种自觉拥有翻天覆地之力的枭雄之外。其他大小山寨。无一不是为了得到朝廷的招安。

宋将处心积虑。两头不讨好。甘愿背负忠于朝廷而失义于兄弟的骂名。最终促成了招安。可以说他是成功的了。

但弟兄们并不买账。因为朝廷根本就沒有给予他们想象之中的那种荣华富贵。而是将他们当成走狗和炮灰來使唤。

哪怕沒有苏牧。或许弟兄们迟早也会离心离德。弃他而去。

可他还是忍不住去妒忌苏牧。因为燕青等人确确实实为了救他。而潜入到杭州去冒险。

自己一手拉扯起來的弟兄们。就这么弃他而去。并不顾生死去救苏牧这样一个人。宋江又如何能忍受。

但他已经习惯了口是心非道貌岸然。心里越是嫉恨。表面上就越是要友好。所以他主动为苏牧争取优待。让苏牧放下了戒心。

看着眼前并不是很大的宅子。宋江与看守的卫士寒暄了几句。冷笑一声。脸上的阴险狠辣很快就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让人如沐春风的笑容。而后轻轻踏入了苏牧的住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