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市场(47)(2 / 2)

加入书签

“那,肖叔叔,您拣过漏儿吗?”夏桐来了兴趣。

肖苍云听了这话儿,顿时微微一笑:“当然有过,不过印象最深的那次还是在二十年前,当时我去云南旅游,在路过一个城镇的时候正巧到杂货铺买包烟,当年的店铺都有柜台,有些随意的老板呢,会拿个盒子当装钱的物什,以前的民风都淳朴,很多人就把钱罐摆在柜台上。那家杂货铺的柜台上就放着一个小匣子用来装钱,我只看了一眼就知道这是个好东西。”

“买了烟,老板就让我自己把钱放匣子里就行,我顺手触摸了一下,更加肯定这是件古物,感觉像明清那时候的物什。当时心一动,我不动声色的?老板说,家里老婆的那些首饰啊什么的没处搁,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物什,感觉这匣子挺好的,看能不能卖给我。那老板一愣,随即问我出多少钱,我伸出了两个指头,老板说两块啊?”

其实,我的意思是二十块,在二十年前,这二十块钱足够半个月一家人生活了。没想到那老板却说,这匣子在家里搁很久了,你?五块钱吧,五块钱你拿走,当时我心里那个乐呀,慌忙给了那老板五元钱拿着匣子就走了。

回到北京,你猜怎么着,果然是清朝的东西,那东西是以前稍微富裕人家用来装首饰的,只不过时代久远了没了那时候的光彩,但这毕竟是个古物啊,过了一年卖出去,你猜多少钱?一千块啊,二十年前的一千块那可是笔不小的数目,当时我和你婶婶足足高兴了好几天。

“嗬,肖叔叔,原来还有这样的门道啊,您真是厉害。”夏桐由衷赞叹。

肖苍云叹口气:“不过现在捡漏儿是越来越难咯,并且假货也越来越多。潘家园除了中国人,这里更多的则是韩国人与日本人,毕竟离咱们近些,根靠着根儿,对中国的东西知根知底。他们穿着和中国人一样的衣服,一进场就找到熟悉的摊位上,用与中国人一样的笑容,甚至是操着六成以上的汉语,套近乎、看货谈价。”

说道这里,肖苍云嘴角一撇:“尽管如此,他们逃不过那些精明摊主的眼睛,这些"黄皮老外"只要近摊儿,摊主便把一旁藏着掖着的盒子挪出来,神秘兮兮地朝四周打量一番,然后再打开盒子,低声说:"新近到的货,老东西,昨天别人出到几千块钱没卖,特地留给你的!"

夏桐纳闷:“摊主为什么要故作神秘啊?”

肖苍云笑笑:“这可就有说头咯,第一,依照国家《文物法》规定,一切出土文物都归国家所有。第二,大多数文物是不能卖给外国人的。为了执行国家法令,北京市文物局在潘家园还专门设有文物缉查组,每天上午九、十点钟要在各个摊位巡视一遍,若发现违规文物要依法查缴、没收。可实际上他们的行踪都在摊主们的掌握之中,一些货真价实的出土文物,都不会叫他们看见。这第三嘛就是生意人惯用的伎俩了,就算盒子里装的是一件低仿品,他们也要如此这般地故弄玄虚一番,让你觉得他就是一个盗墓贼或者是个销赃的,东西不能公开示人。”

“哦,肖叔叔,这道道可真多啊。”夏桐不由叹道。

就在俩人说话的档口,肖苍云领着夏桐拐了几道弯,眼见到了一处四合院门前。

作者题外话:每天坚持更新,希望看文的亲能顺手点收藏。④<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