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家人(2 / 2)

加入书签

“刘公子!”行不过十数步,甄俨的身子如影似魅般的出现在我眼前。

“哥哥!”甄萦大窘,急忙挣我的手,惴惴的闪到我身后不敢看自己的哥哥。

“甄兄。”我急忙 向甄俨平施一礼,他的突然出现,非是但是甄萦,便是我本人也给吓了一大跳。

“刘公子,令叔在找你。”甄俨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来,只淡淡的道,“听说令尊刘将军有信传来。”

“弟——,刘公子,我先回去了。”甄萦乖巧的向我道了声别,看也不敢看甄俨一眼,迈步向西院而去。

我心头一阵发堵,又是一阵失落,对甄俨起了老大的不爽,冲甄萦唤道:“萦儿,我过几天我再来找你。”甄萦身子一顿,却也没说什么,低低的向西院而去。

“刘公子,你真的只有十三岁吗?”甄俨神色凝重,双目灼灼瞪视着犹有不甘的我,那样子,非惟是一个好奇,隐隐的还似有着大舅哥对小妹婿的烤问一般,分外的咄咄逼人。

“这个,得问我父亲了。”

中平四年,十二月下旬。

就在乌桓人逃蹿远逸之后第二日,父亲与二叔关羽率军到了中山,同行的还有我的岳父公孙瓒。劫后重逢,其中惊喜自不在话下,我也有了平生的第一场宿醉,大半,却是叫三叔给灌了。

在我的建议下父亲辞去了幽州牧刘虞署理的护乌桓校尉,在冀州牧韩馥的举荐下出任中山相。经过了短暂的波澜,幽冀大地再次回复了往日的宁静,田丰在父亲的挽留下,留任中山长史,也正式成为我的老师。钟繇也留了下来,还有了个正式的职位,中山主薄,掌管文书;父亲同时任命简雍为功曹,掌管人事,位在钟繇之上。中山原有的军力被打散,涛汰芜存精,只留下四千人,毕竟是内地,分为南北左右四司马,张郃为南营司马,高览为北营司马,二叔关羽为左营司马,三叔张飞挂名为右营司马,各营皆领一千人。四个营都是骑兵营,张飞名义上是右营司马,实际上他的右营也是关羽掌管了。

徐力胡膘的前山贼们表面上被遣散了,由父亲从国相府里出资购置田地房屋农具,安顿了下来。实际上,徐力和胡膘依我的意思,依户编藉,平时为农,闲时操练,采用了相当于后世的军户制度,转化为了中山的隐藏力量。张飞实际上负责的,就是这个步兵营,共有精壮四千人。那些被淘汰了的军士,也没有完全转化为民,被编为预备役兵力。

公孙瓒在卢奴只呆了几天就领着兵回去了,走时还当着好多人的面开玩笑的嘱咐我回辽东去看看,叫我好生尴尬。

很快的,时间一晃两个多月过去了。时间到了中平五年,二月。

大雪依然纷飞,梅花依仍灿烂,很多事情俱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莺儿和大牛还有父亲的甘氏夫人终于也从幽州来到了中山,随同一起来了,还有阿德和他的寡母,作为我的堂弟,父亲的侄子,阿德母子也一同住进了国相府。看着莺儿两眼通红的样子,我一阵心酸之余,也不禁的怀疑,难道我因为心理的原因,在外人看来,也不止是十三岁了样子了?

张纯在中山穷奢极侈,一个国相府前有院后有落,左有花园右校场,这对于过贯了小日子的我们一家太大了些,父亲便又请了田丰钟繇张郃高览等人也一同住了进来。对这种事,二叔三叔本就与我们住在一起,简雍在安喜的时候也是和我们住在一起了,自然没有什么见外,田丰几人却是大为感动,对父亲更多了几分敬崇之心。而父亲也是没架子的人,对他们几人也一直推心置腹,虚心纳言,出入同席,食则同器,军政要务一同参详,不以二叔三叔简雍为老人而忽略了其他人的建议,很快的就将他们几个也融合在了一起。

甄家虽然搬出了国相府,却也没有急着回毋极去,一家人都一直卢奴住着。

甄逸于我有救命之恩,自到卢奴后第二天,父亲就领着我备足厚礼到甄府去拜访甄逸,我却一直没再见到甄萦。甄逸对我也冷淡得多了,大概也是因为甄萦的缘故吧,不过他对父亲倒还是很尊敬了。几次我有心求甄俨相助,不过见了他对我还带着怒意的眼神,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也不知道甄萦有否想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