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见召(2 / 2)

加入书签

从这方面来说,父亲的方法确实比我高明得多了,不但得了一笔横财,还交好了辽西乌桓人,而不是与整个塞外胡人结仇。

有了自己的领地,又有了钱,我开始大展手脚施为自己的“见识”,在这一方面,我的主张得到父亲刘备的大力支持,大概他也觉得,我异于常人吧。

改变世界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不过我知道,改变世界,最主要的不是一两个天才的出现,而是保证天才可以健康成长的制度。

我的第一步,就是大力发展造纸业。对造纸这方面其实我什么也不懂,这个时代离蔡伦不远,造纸术已经很成熟,但却还远没有普及开来,尤其在民间,竹简木简还很通行,在一百余年后的西晋,一个成语叫洛阳纸贵,很形象的说明了这个事实。

具体的怎么来造纸我是不懂,遍寻整个中山,也只有一个造纸作坊,还好是官办的。我只在短期内训练的三批工人,分开三个作坊,给他们的任务的是,哪个作坊能做出更白、更轻、更有光泽易于书写的纸质,我重重重有赏。其他的,交给他们去了。至于这些工人会走到哪一步,除了他们的努力之外,还得靠运气了。

时间回到中平五年,元月。

跨过了新了一年,我也虚岁十四岁了,父亲在新年伊始提前给我举行了冠礼,并请田丰为我取了个字:承泽。

(古代通常男子二十而冠,但也有因特殊情况而提前举行冠礼的,比如汉武帝就是这种情况)

同时,皇帝的嘉奖传来,父亲被封为丘乡侯,领中山相,同时一纸诏书召我入京,被任命为太子舍人,也就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

太子刘辩,一年后的东汉少帝,生于熹平五年,今年虚岁十三岁,比我小一岁。

“这大概是大将军的主意罢。”偏厅中,父亲集着众人围炉煮酒,田丰坐于上首,微微皱眉道,对我被召入京很有些不满,那可是个是非之地。而且谁都知道皇帝不喜欢这个太子,一棵心想立年仅八岁的少子刘协为嗣,只是本身没有权变,又碍于何进的权势而这才一直隐忍不发罢了。

“先生以为,我是该去还是该拒的?”我也很是犹豫,按理说,我在中山的局面刚刚铺开,就此离去并不明智,但我也不想放弃这个远游京师的机会。

承泽心中已有定见,何必问我?”田丰脸上微有些不悦,没好气的道。田丰的刚正严谨让我跟他交流起来很有些困难,也难怪诤臣一直不为人所喜的原因吧,尤其他现在是我的老师,教训起我来那更是理直气壮的,虽然他一直很少有这个机会。

我大是尴尬,在心里,我还是去的想法多了些,不为别的,京师里一大堆的名臣贤士就我值得我好好的去结交一番。田丰的心思我也明白,京城里的皇帝不是好东西,但他好歹是天子至尊,违逆他的意思还不是自讨苦吃?大将军何进不过一个屠家顽劣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却偏是朝臣们相抗十常侍的有力臂助。如果在京师还可以有所作为的话,当初田丰也就不会弃了官职孤身一人回冀州了。但我却知道,皇帝没多长时间活头了,也就一年左右,他这一死,起先将会是何进短暂的得势,接下来外戚宦官竞相争食,何进被杀,再随后就是董卓入京,东汉帝国顿时分崩离析。不过这样的话我却不能与他说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