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卢植(第三人称)(2 / 2)

加入书签

先时那两个把门的奴仆见了卢植与刘封说笑亲切,登时面如土色,两腿一软跪倒下去,伏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吐一口。卢植理也不理他二人,引着刘封向里走去,一边令人准备吃食,一边还不住的向刘封询问着在中山的一些事情,刘封一一据实作了回答,并奉上刘备为他挑选的礼物。卢植倒也不拒,也不询问是何物,笑着接了过去。

须臾,用过了吃食,卢植老怀大慰的道:“老夫平生收徒无数,就以玄德与伯珪(公孙瓒字)最为知名,却都是以军功见长,是为平生憾事。今见承泽,还如玄德年少时,让人足感厚慰。承泽年少,虽然新立奇功,还是当好好向学才是。虽然时值多变,切莫要因武废文,致有偏失。文武并长,方可为一世之雄。”说到后面,已转为谆谆教诲。

这会,刘封也才知道,原来把自己晾在外面,却不是卢府下人的势利所致,怪只怪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是由阉宦之后曹家的人为他引的路。卢植在平定黄巾之乱时几乎擒杀张角,却因为不肯贿赂阉宦,被免官下狱,还差点让昏君给灭了族,卢府上下个个无不对阉宦咬牙切齿的。试想,他们一见刘封竟是由曹家的人带来的,哪还会有好脸色的?这也难怪曹昂刚送自己到街拐角,远远的看了卢府大门转身就走,他也不平呀!

又说了一阵话,卢植让人给刘封安排了住处,让刘封在卢府住了下来。稍稍小息过后,便引着刘封向大将军府走去。看着街上人来人往,卢植突的一声长叹,道:“承泽,你可知陛下因何召你入京而来?”

刘封心中也莫名的起了一阵惆怅,摇了摇头,道:“心中略猜得一二,此当是大将军之意。”

卢植点了点头,手拈长须,微有些失望的道:“当今天子暗弱,又素来不喜太子。大将军亦非成大事之人,承泽身为太子舍人,势必两头不讨好,却还到京中来,殊非明智之举。”略一顿,又道:“承泽既来了,可有曾想过要如何应对这局面的?”经着先时的对话过后,卢植倒也再无视刘封为慒慒少年的想法,言语中甚见关切。

刘封心中感激,想了想道:“田元皓先生曾有言教我,教小子只须持心正,忠心侍主,其他的不必多虑。”

卢植摇了摇头,道:“你家虽是宗室,却是枝属太远。非是高门子弟,在朝中无人可引为臂助,大将军召你来,依我想来不过是一时心血来潮之举罢了,绝无多少重视之理。至于陛下,承泽更不须在意。只是承泽既在京中,难免就要与人有些磕磕碰碰的,且京中多有旮旯之处,宫中更是讳隐之地,承泽年少,凡事还是少出头为是。”

刘封默然,朝中的是是非非,自己自然可以不管,不过这京中重地,难免有些纨绔生事,要自己忍气吞声,却是极难的。至于皇帝的家事,想来自己想管也管不着的。

卢植似乎看出了刘封的心思,微微一叹道:“承泽也不须在意,我今日与你同来大将军府,何进虽然狂妄,却也不敢不给我面子。”

一时气氛便有些冷了下来,刘封拍了拍额头,笑着转了个话题道:“大人看这太子殿下,当如何许人?”刘封心中虽然对刘辩早有定解,却更想听听卢植的评价,谁知道历史传言是不是真的?

卢植却只是摇了摇头,道:“为臣子者,少议君上为是。”

刘封心中了然,向卢植拱手致意,卢植大是苦笑。

不多时,马车停了下来,二人离座下车,在门吏的引领下,向这金碧辉煌的大宅内院走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