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钱粮(中)(2 / 2)

加入书签

不过按刘封的话说,这只是“初期”,书院会随着学生、名师的逐渐增加而不断扩建。在书院的大门口,高高竖立的一块蔡邕亲笔手书的巨大石碑,一篇短短81个字的铭文,却给人一股强大的自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每一个经过正心书院的人,不管他有没有进去的资格,都会将这篇《陋室铭》深深记住,并大受鼓舞。不过当人们四处打听这篇奇文的作者是谁时,却没有人能答上来,只知道,这绝不是蔡山长的作品。在人们惊讶于究竟是什么人作出了这样的旷世奇文,竟能抢在蔡邕前面被立于正心书院大门时,蔡邕却三缄其口,只有对作者的一片赞叹之情溢于言表,声言就是自己著文,也远不如此。

不问可知,这篇奇文,自然是刘封的“作品”了,不过其中的“南阳诸葛庐”一句,却换成了“富春严陵濑”,将光武帝时期的拒不做官躬耕于富春山的高贤隐士严光抬了出来,虽然远不如诸葛亮号召力大。至于不愿书写自己的名字上去,却只让蔡邕“叹服不已”,自承不如,并甘心为其代笔。也不是刘封不好意思,不过为了给正心书院多添一分神秘感罢了。

转眼正心书院开山已有月余,所录的学生却只有不过二百余人,这还是刘封恳请蔡邕法外开恩的缘故,否则依蔡邕的意思,这其中能留下十分之一就不错了。讲师也只有蔡邕一人,蔡邕倒是以山长的名义发出了不少邀请函,不过就算是离这最近的卢植,他现在隐居于老家涿郡,就算有心发挥余热,一时半会也到不了。

至于其教学,则是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择一空地,学生四面围坐,蔡邕居中滔滔不绝讲上几个时辰。至于其他的时候,则是放任自流,各人拿着一块竹牌对藏书馆借书,自己去领会,有不懂的再去请教蔡邕。蔡邕是个百科全书式的天下奇才,他早年也曾为汉灵帝所重,被允许进入大内借阅皇室藏书,以其过目不忘之能,几乎就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就他这块招牌,也差不多抵得上整个正心藏书馆了。当然,这仅限于经学古籍,让蔡邕去解算术推物理,他还是办不到的。

今天并不是蔡邕讲学的日子,刘封骑着一匹驽马,递过门牌顺利的进了去。他一身素袍,甚是简略,也没有人注意他是什么人,众人各自看着自己的书,偶有轻声交谈的,却绝无喧哗之声。刘封也不与人交谈,径自借了一本书出来,随便挑了个位置坐下来看书。书院学生的名册他都看过,只可惜从中没能挑出什么自己有印象的名字,而且都是并州本地人,其他地方的人,就是慕名而来,一时半会也赶不到,对于这一点,刘封也不着急。

没翻过几页,感觉到有人在注视着自己。刘封抬头望去,不由的一怔,离他不远的地方并坐着两人,赫然是卫行与化身男装的蔡琰。卫行只是礼貌性的点了点头,眼中却带着许许的戒色,蔡琰手捧着一本书,竟就起身向他走来。

刘封可不想被周围的人知道自己就是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朱虚侯刘封,忙也迎了上去,躬身一礼道:“法正见过世兄!”

蔡琰女扮男装进来,刘封也不知道她用了是什么名字,便不直称她,情急之下自己便借了法正的名字出来。蔡琰先是一怔,随即明白了过来,秀眸闪过一缕笑意,回施一礼道:“蔡琰见过法兄!”

两人会意的相视一眼,正待说话,只听“嘣”了一声,卫行走得太急,竟是一把将一个低头边走路边看书的人给撞翻了。眼见那人一个收脚不稳向后仰倒,胳膊一抬正向蔡琰砸去,刘封一个急步冲了上去,将这人扶住。卫行本就是个身子孱弱的,这一撞之下,脚底虚浮,“扑通”一声直挺挺的摔了下去。蔡琰不意有此惊变,眼见着一支胳膊叫向自己砸下来,一声娇呼顿时给吓得花容失色,幸而刘封手快,竟是无碍。

正在看书的众学子齐刷刷的看了过来,蔡琰这一声娇呼清脆无比,兼其肤如凝脂,面润如玉,众学子一下全给看呆了。刘封苦笑一声,将这个被撞的倒霉蛋扶了起来,这人瘦得跟根细竹竿似的,也难怪会让卫行一把撞翻了。

那人见自己正在看的书撞到了地上,大呼心痛,慌忙捡了起来,扯起衣襟将上面的泥土一一擦去,露出底下打着补丁的里衣却仍是浑然不觉,眼见着其中竟有几页给撕裂了,一时心痛无比,竟也忘了向刘封道谢。

刘封却看着他大起好感,也不怪他,微微一笑,眼睛落到了地上一块面团上,该是从这瘦书生身上掉下来的罢,正心书院提供食宿,面团正是今日的餐食。卫行给摔得浑身发颤,也在旁人的帮助下这才颤巍巍的爬了起来,蔡琰一声惊呼其女儿身便给暴露了出来,脸上一红,也不好过来帮忙。卫行缓过神来,向这个被自己撞到的倒霉鬼躬身一礼,道:“兄台可无恙,卫行无礼,还请兄台莫怪!”

那人这才醒过神来,见卫行一身锦秀,风度翩翩,极是洒脱自信,竟有了些畏惧之色,黑瘦的脸上瞬时红窘了起来,忙不迭的向那卫行卑身还礼:“岂敢岂敢,是在下走路不小心,害得卫公子跌了一跤,是在下应该向卫公子陪罪才是。”说着身子又复躬了下来,态度端是恭敬无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