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大礼(中)(2 / 2)

加入书签

同时,因公孙瓒诛除幽州牧刘虞,遣使赐金印,赠蓟侯,领幽州牧。

并州牧刘备为邺侯,大宗伯,属以征讨天下不臣之重,勒令刘备代天子出征,讨伐袁绍,以正朝纲!

司空张喜、太仆赵岐在廷上稍有微异,侍中常洽则只是嘴唇打了个哆嗦,董卓便以他们是袁氏党羽,与袁绍有勾结图谋不轨,灭了张喜等三家。并分遣使者,赴荆州刘表、益州刘焉处,告以代天子讨不臣,令刘表、刘焉与袁氏断绝往来……

~~~一起看文学网首发,请支持正版阅读,支持作者创作~~~

……

中山,毋极。

正在与公孙瓒对峙的袁绍一天之内一前一后接到了两拔使者,刘备的使者先到片刻,具言刘封已经从董卓手中夺回了弘农,请盟主往洛阳主持军略,共讨董卓,还天子于旧都,还有客气话若干,只是却未提到有关公孙瓒的半个字。长安天子的钦使后至,这一个却是哆哆嗦嗦了半天,就是不敢打开天子诏书宣诏。

袁绍自己的接过来一看,差点没给当场气歪的鼻子,匹夫董卓竟敢夺自己爵位官身,并声称大宗伯刘备天子讨不臣,让他自己拈着看!

“主公,这般看来,刘备必是与董卓做好了交易,以洛阳四郡和大伯宗的虚位,为董卓咬人来了!”郭图嘿嘿冷笑着。依他的意思,该拿这个尿了一屁股的使者祭旗,便是刘备的使者,也给他一刀,怎奈沮授说什么天使不可擅杀的鸟话,直接给打了出去了事。

听了郭图的话,袁绍淡然摇了摇头,道:“刘备非常人,想他不会为董卓做这下等事罢。”

沮授亦是深有同感的道:“主公,国贼,董卓也,当日主公劝立刘伯安,也是恨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此中道理,想刘备亦能体谅主公一番苦心……”

“则注错了吧!”辛评看着主公袁绍竟然有赞同沮授的意思,不由的有些焦急了起来,出声打断了沮授的话,向袁绍躬身一揖,愤然道:“主公,防人之心不可无,刘备何人?天下枭雄也!去冬便曾与董卓私下媾和,全无廉耻之心,今又悍然兵发洛阳,害了王公节(王匡),更无义信可言。此番他之所以请主公往洛阳去主持大局,不过是因为董卓趁火打劫寇掠弘农、河东两郡,主公又为刘伯安报仇讨伐公孙瓒分身不得,才做了这虚态罢了。却非但可以令主公为难,也能在公孙瓒那里博得一个劝和的说辞,如此反复小人,主公岂可以信他!”

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说得袁绍微微侧目,不觉微点了点头,道:“那依仲治(辛评字)以为,有天子诏令,刘备又会如何行事?”

沮授亦无异议,其实这一番话,也正是他刚要说了,不过是让辛评给打断了罢,却不知他对刘备的认识如何。

辛评躬身谢过,瞥了若有所思的沮授一眼,道:“主公,刘备既与大汉宗亲自居,自诩为天子忠臣,有天子诏令,他自然不敢不依。况且,公孙瓒是他姻亲之好,以公孙瓒乡鄙之能,如何能挡得主公这雷霆一击的?刘备断无坐视公孙瓒为主公所夷灭的道理。

这一次,董卓既然主动与他示好,断了刘备的后顾之忧,又许他以重利,他哪有不接受的道理,主公,宜早做准备!”

说到董卓与刘备修好,袁绍心中大恨,漠然扫了沮授一眼,轻嗯了一声,又有些不甘的道:“如此说来,这一番讨伐公孙瓒,还是要无功而反了?”

沮授脸上有些尴尬之色,当初力主让董卓去纠缠着刘备正是他的主意,袁绍也才因此整军大出,放手对付公孙瓒。却想不到董卓手下也有高人,反手轻轻的一将,便自己脱身事外,反将袁刘两家置于不死不休的地步,倒是大出乎他的意料了。

~~~~~~~~~~~~~~~~~~~~~~~~

袁家“四世三公”、“四世五公”这样的说辞,其实都没错,“三公”指了是三公之位,“五公”则指了是袁家出了五个位列三公的人。《三国志?臧》就有“诸袁事汉,四世五公”这样的说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