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大礼(下)(2 / 2)

加入书签

袁绍闻言稍一迟疑,有些疑惑的道:“依诸公之见,冀州有人会起反意?”自袁绍总领冀州以来,以袁家的威势及袁绍本人的宽厚,冀州士绅无不对袁氏心悦诚服,若说有人会反叛,袁绍还真有些不敢相信。

“若是主公早回邺城,相信蠢蠢欲动之徒便再不敢妄动了。”沮授想了想,与袁绍躬身一揖,认真的道,略一顿,又道:“其实,董卓的这一招,虽则看似高明,也坏了主公的大事,其实细细一想,对主公来说也不全是坏事。”

说罢此话,微一沉吟,看着众人都期待的望向自己,沮授早已收起了方才的愧疚心怀,手拈长须微微的一笑,道:“主公,当初许子远议请主公奉迎刘伯安登基称帝,就是因为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政由己出残暴不仁,致令朝廷威仪扫地,搞得天怒人怨,不得已才出此下策。但这一次董卓妄立刘备为大宗伯,为天子征讨四方,呵呵,谁忠谁奸,却不过董卓刘备两人的私下议定罢了,天下英雄,谁会信了服他?且我汉家四百年江山,并无此先例,如此乱命,主公自然可以不必尊令而行!”

袁绍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若是天子的一纸诏书就能收系了自己回长安去,董卓早就来这一招了,何必等到今天。早先众人都有意无意的讳避尊不尊令这件事,这会,沮授总算为自己给了一个圆满的解释。

“如此说来,对董卓的这个乱命,刘备也极有可能的,他不会尊令了?”审配细想了想,眼睛一亮,认真的道,“刘备若是接了这个诏令,就是自绝于关东群雄,不谛于自甘下流与董卓狼狈为奸,董卓狼子小人,刘备又怎可能信得过他?”

“这?”众人俱是一怔,先时大家都只看到这个诏命给刘备带来了好处,却没想过,刘备有没有拒绝诏命的理由?

片刻的沉默。

“刘备必然会奉令行事!”袁绍突然冷哼了一声,很有把握的道。

~~~一起看文学网首发,请支持正版阅读,支持作者创作~~~

……

河东,安邑。

李儒的送出了这个“大宗伯”,不但杀了袁绍一个措手不及,也让刘备陷入了进退两难之中,事实上,刘备的为难更远甚于袁绍的。因为袁绍根本就没有也不须有别的选择,他只能拒命只须拒命即可,而刘备看似得了好处,却是接了一个烫手的山芋,接也接不得,扔也扔不得。便是多智如田丰的,也一时被这个突然而来的“乱命”给击懵了,一时亦是犹豫难决,根本就拿不定主意,只是将接与不接的得失种种为刘备一一分析了出来。

华雄与郭汜早在刘备大军开来之前,就奉令封守库府,退回长安,一路上竟是难得的秋毫无犯,再无扰民掠民之事。刘备早便料到难免要与董卓起一番血斗的,做足了准备功夫,却不想董卓会如此乖巧的又退了回去,便如一个重拳打在棉花团上,满是不对劲。待得大军缓缓开到河东,便迎来了这个史无前例厚礼:“大宗伯”。

接到召唤,刘封便将弘农的事务交由徐庶,与赵云快马加鞭轻骑赶到了安邑城。

刘备没有袁绍那么厚实的家臣底子,能参与议事的,也就刘备兄弟父子和田丰钟繇了廖廖数人了。而此时关羽与钟繇守持并州,只有田丰与张飞随刘备征讨河东,相与列席的,就是刘备张飞和田丰、刘封,赵云。

刘封也感到为难,这种事,别说大汉四百年江山没有这个先例,就是往后数中华两千年,也没有这个后例!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的意思就是天子的意思,若是乱命,自然可以推而拒之,不必理会,偏偏的,这个乱命却有一个铁板钉钉的事实:袁绍谋立新君,罪在不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