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仁义(2 / 2)

加入书签

朱俊脸上闪过一道怒色,恨恨的低下头去,正好皇甫嵩却将他拦在身后,董卓虽笑意吟吟的看着这边,倒也没有注意到。

李儒哈哈大笑,轻抚长须望着远方并州军方向,风展旗扬,竟隐有千军万马之势,微微点了点头,赞道:“兵者,诡道也!刘封小儿也有几分本事的,若不取巧,要取胜着实不易,司徒虽有不忍,为国家社稷计,些许牺牲,还是应该的。”

王允低着头,只作没听见李儒在说什么。

董卓有些不悦,冷笑道:“王允,刘封小儿灭你太原王氏,若是能将他在此戬灭,正是为你家报了仇,怎么看着,你倒还不高兴的样子!”

这几日下来,董卓倒未再祭起屠刀,不过王允等人却都各捏着一把汗,对董卓所求,无一不允,天子刘协上了朝更是连话都说不好一句,却都指不定什么时候这刀就又落下来了,。

见了董卓询问,王允再不也回避,与董卓躬身一揖,道:“太师厚意,允感激不尽。”

董卓见他只是这淡淡的一句话,心内更是不喜,怒道:“王允,有什么话你便说,少拿这些虚的搪塞老子!”

“是。”王允微微一顿,远远的哭喊之声响彻云霄,王允脸上划过一道惋惜之色,苦笑着道:“太师,驱左坊百姓冲撞刘封军阵,固然可以致令刘封一时受挫,然而,自今之后,长安百姓必将与太师离心离德,一旦刘封退去,只恐,会招致长安困顿。”

若换了其他人,这样子说话,董卓指不定就一刀砍过去了。而王允能得董卓信重,却也正是因为他一向说话做事不偏不倚,能顺着董卓的心思,也有替董卓考虑。这一番话,董卓虽然听着不悦,却也觉得有些在理,只是他更觉得李儒的计策可行,冷哼一声,便再懒得与王允计较了。在董卓看来,屁民百姓,倒足道哉,能让他们有为自己击败刘封奉献点把力,已是抬举他们了。

“呵呵,司徒所虑极是。”李儒眯着眼睛,也不知是风沙吹入眼还是什么别的,“不过击退刘封,却是首要之重,一日刘封不走,任着长安百姓如何视太师为父母,也是惘然,司徒以为如何?”

王允点头受教,连连称善。

城门“依呀”的一声缓缓拉开,数千老弱衣不遮体,哭着叫着任由着董军驱赶出城,稍微慢的,便有董军士卒一鞭子抽过,“啪”的起一道血口子,更有甚者,刀锋拂过,人头落地,推挤之中,百姓互相踩踏,更有不少跌入护城河的,在水中挣扎不起,纵有亲父兄,人群欲要伸出援手,只一迟愣间却已被人流卷涌前去,再又不能了……

回望城中,火光一片,风助火势,长安左坊,便在火光中化为了灰炽。

“好!好!刘封小儿,长安百姓,都因你而死,哈哈哈!”董卓看着有趣,手把虬髯击拍着城墙,冲着远处并州军方向发狂大笑。

左右,王允一脸的平静,仿佛什么事也自己不相干的一般,皇甫嵩当日平定黄巾之乱,屠敌无数,而到今,却也忍不住的将眼睛闭了起来,一脸的煞白,伟岸的身躯轻轻的颤抖着。

朱俊推开拦着自己的皇甫嵩,仰天一声长啸:“董卓,你也有老母幼子,今日你杀人,明日自有人杀你,朱俊先走一步,就等在这长安城头,看你董氏一门,九族尽灭!”

言罢,朱俊一脚踏空,直挺挺的身子望城下坠落,便如落石一块,沉沉的扑砸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