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王允灵前(2 / 2)

加入书签

自然,也有不少人主动来拜会刘封。九卿中的太常种拂,字颖伯,洛阳人,是个干练的人才,并州军占领洛阳后,种氏族人多有偷偷跑回洛阳探询消息的,早已与并州有接触。这算是一种姿态,承认刘备父子对朝廷的掌控。

大小官吏不等,刘封印象较深的,则是侍中董承。

因为历史上的衣带诏事件让刘封记住了他。董承能来拜会自己,刘封有些奇怪,不过他依然很客气的与董承结交,看得出来,这个因衣带诏名传千古的董承此时还不是小天子刘协的铁杆,有投机的欲望。

司空称病,司徒、太尉缺位,天子尚幼,既没有人提议由谁递补三公之位,对于讨平董卓的刘封,还他远在洛阳的父亲刘备,如何封赏,也没有人敢讨论过。而众目所望的刘封除了第二日再往不其侯府见过天子一面,三日内,不过勒令卒伍整顿长安局势,似乎也忘了这茬,自然有人极其讳隐的提醒过他,刘封佯着不懂,似乎不着急。

温侯吕布,推原杀害丁原、这几年与董卓狼狈为奸、助纣为虐的罪行,刘封讨旨,若有敢收留吕布者,罪在不赦,擒、斩吕布者,赏万金……

这是这三日来,朝廷惟一发布的旨意。

看似无可指摘,很多人,却自已着急了起来。

……

原来的司徒府已经满是悲凄,王允的灵堂坐满了朝廷的官吏公卿们,或是相约的,或是独自一人带着数名随从,前来哭吊为国尽忠的前司徒王允,有人留着守丧,有的人只是匆匆一拜,隐约中,似乎有些议论,王氏子弟,以王凌为首,带着王允两个还未成年的儿子,接受客人的凭吊。

关于太尉皇甫嵩、司徒王允的追赠,朝廷一直也没有个表态,观望的人,还在继续。

一阵轻快的马蹄声在司徒府前落下,刘封只带着四五轻骑,不着甲胄,也没有佩带兵器,终于在众人的观望中,来了。

数百十双眼睛,一时全聚到了刘封身上。

刘封将马匹交给留在外面的侍卫,只带着鲍出两人,在众人的注视中走了进来。

“朱虚侯身系朝廷之重,不应轻身,就是来,也该多做安排……”侍中董承迎了上来,将刘封拦住,在众人的诧异和鄙视中,小声的劝诫。

“无妨,我不过来拜祭王司徒……”刘封笑着止住了董承的劝诫,只是他话还未说完,心底募的一阵醒觉,鲍出已飞起拦在面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